(一) 动脉血压的概念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是指血流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强。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舒缩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 在心动周期内,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在心舒期内,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pulse pressure)。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二)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异
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在体循环各段血管之间有压力梯度。由于大动脉中血压的降落甚微,故上臂肱动脉处所测得的血压数值,基本上可以代表主动脉血压。因此,通常测量动脉血压就是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单位为kPa或mmHg(1mmHg=133Pa 或0.133kPa),临床上习惯写法“收缩压/舒张压kPa(mmHg)”。健康成人动脉血压比较稳定,变化范围较小,安静时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平均动脉压为100mmHg。如果安静时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持续超过90mmHg,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
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收缩压增高较为显著。在性别方面,男性略高于女性。在情绪激动和运动状态下,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压特别是收缩压可明显增高。此外,体位、睡眠、环境温度等也会影响血压。
(三) 动脉血压的形成
动画:主动脉管壁弹性对血压及血流的作用图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量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心室收缩射血和血液流向外周血管所遇到的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此外,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在血压的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已知在心动周期中的心室收缩期,左心室射血所做的功,一部分形成流速,一部分产生侧压强。但是,如果不存在由小动脉和微动脉构成的外周阻力,那么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将全部转化为动能,用于推动血液,使血液迅速向外周流失,因而不能保持对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不能形成。只有在外周阻力配合下,左心室射出的血量,仅有1/3流向外周,其余2/3暂时贮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血管内,这时左心室收缩的能量才能大部分以侧压强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较高的收缩压。左心室射血时,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扩张,可以缓冲收缩压,使收缩压不致于过高。在左心室舒张射血停止时,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弹性的回缩作用,将贮存的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血液继续流动,并使舒张压维持一定的高度。
(四)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以及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量等因素有关,凡改变上述诸因素,动脉血压将受到影响,现分述如下:
1.搏出量:在心率和外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当左心室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加时,在心缩期进入到主动脉和大动脉的血量增多,管壁所受的侧压力增大,收缩压明显升高。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被扩张的程度大,心舒期弹性回缩力量也大,推动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加快,因此,到心舒期末,主动脉和大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加并不多,故舒张压虽有所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大,因而脉压增大,反之亦然。临床上左心功能不全时主要表现为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2.外周阻力:如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增加时,即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缩小,阻止动脉血液流向外周,使心舒期末主动脉和大动脉内的血量增多,舒张压明显升高。在心缩期内,由于动脉血压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缩期内仍有较多的血液流向外周,故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因而脉压减小,反之亦然。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大多是由于阻力血管广泛持续收缩或硬化所引起,此时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较明显。
3.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对动脉血压起缓冲作用。当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降低时,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变或稍高,脉压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纤维逐渐减小,而胶原纤维增多,导致血管的弹性降低。阻力血管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弹性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被动扩张能力减小,外周阻力增大,所以舒张压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如收缩压。
4.心率 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心率增快,心舒期缩短,舒张期间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致使心舒末期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多,舒张压明显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可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在心缩期内仍有较多的血液从主动脉流向外周。所以,尽管收缩压也升高,但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表现为脉压减小。反之亦然。故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相适应。如果血管容积不变而循环血量减小(如大失血),或者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容积增大(如中毒引起的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 都可使体循环的平均充盈压降低, 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以上讨论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单一因素改变时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实际上,在完整人体内,单一因素的改变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动脉血压的变化,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