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考指导】
对于去材料化的命题趋势,在整个的应考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原则是:材料为本,适度超越。
从2011年以来,申论的大纲与申论的题型要求中会有类似“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联系实际”、“不拘泥于材料”等类似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整个的申论的处理中既要仔细研究材料,同时又要针对材料核心有适度超越的能力,这凸显个人对材料的把握能力,又凸显对材料的驾驭和扩展能力。
以2011年的“失根”话题为例:材料中给出的仅仅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城乡教育的失衡现状以及由此带来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那么就这样的过度表象化的、少有理性化的材料,我们如何在失根这个问题上呈现出理性而又深度的答题表现呢?无非是一紧扣材料弄清问题与问题实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适度想象,开拓视野,结合实质做阐释。由此得出:材料中的诸多教育问题仅仅是失根问题的散落表现,文化层面的信仰缺失,道德层面的行为失范,价值观方面的精神荒芜,怎么由“失根”到“寻根”,所有这些超越材料的东西都可以在文章的失根论述中去合理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