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临床医师 >

2013临床执业医师儿科学考点梳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

2013-02-27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环肌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

   (一)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和体征为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胃蠕动波和右上腹肿块。
   1.呕吐为本病主要症状,一般在出生后2~4周,少数于出生后l周发病,也有迟至出生后2~3个月发病者。开始为溢乳,逐日加重呈喷射性呕吐。吐出物为带凝块的奶汁,不含胆汁,少数患儿因呕吐频繁使胃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吐出物可含咖啡样物或带血。患儿食欲旺盛,呕吐后即饥饿欲食。
   2.胃蠕动波常见,但非特有体征。蠕动波从左季肋下向右上腹部移动,到幽门即消失。在喂奶时或呕吐前容易见到。
   3.右上腹肿块为本病特有体征,具有诊断意义,临床检出率可达60%~80%。用指端在右季肋下腹直肌外缘处轻轻向深部按扪,可触到橄榄形、光滑、质较硬的肿块,可以移动。
   4.黄疸约l%~2%患儿伴有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可能与饥饿和肝功能不成熟,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不足,以及大便排出少,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有关。
   5.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因反复呕吐,营养物质及水摄入不足,并有H+和Cl-的大量丢失,患儿初起体重不增,以后下降,逐渐出现营养不良、脱水、低氯性碱中毒等,晚期脱水加重,组织缺氧,产生乳酸血症,低钾血症;肾功能损害时,酸性代谢产物潴留,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二)辅助检查
   1.腹部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幽门肥厚肌层为一环形低回声区,如果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l7mm,即可诊断为本病。
   2.X线钡餐检查可用于临床和B超诊断不明确的病例。透视下可见胃扩张,钡剂通过幽门排出时间延长,胃排空时间延长。幽门管延长,向头侧弯曲,幽门胃窦呈典型的鸟嘴状改变,管腔狭窄如线状,为诊断本病特有的X线征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