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必须走法治化道路,而要实现执法的优良效益,显然不能单靠执法主体一方。美国等国家的环保历程深刻说明,对于环境正义的追求与扞卫,最终极也是最有力的能量在于民众,只有通过现代公民的环境正义运动,才能改变政府执法的式微状态,将环境治理逼入常态化的法治轨道。就此而言,当前防控化学品污染最紧迫的事,乃是政府对基础信息和风险底数的准确收集与公布,以此扭转环保中信息的不对称,推动公共意识的觉醒,掀起强劲的环境正义运动。
环境正义是人的生存之本。从根本上说,化学品污染防治同其他的环境治理一样,都需纳入立法系统的规制当中。当前我国环境法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环保中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造成污染的企业和监管失灵的地方部门缺乏严密的责任设定和追究,公众的环境权利缺乏明确而周延的立法保障,“环境状况恶劣的社区”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表决权,容易造成诸多环境不公。因此,解决环境问题也需从消除两极分化着手,通过“平权”运动将环境正义运送给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