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导游资格 > 复习指导 >

2013年导游基础知识考试辅导——皇族成员及其特权地位(1)

2013-01-26 
皇族成员及其特权地位

  皇族成员及其特权地位

  皇族:在封建社会中,不仅皇帝本身的权位至高无上,凡与之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无不享有常人无法企及的特权和地位。这一以宗族关系为纽带构成的特殊阶层,称为“皇族”(或宗室)。(务必记住)

  (阅读)在古代法律中,常有“议亲”、“议贵”的条款、皇祖成员犯法,只要不是谋反大逆等十恶不赦之罪,照例减等治罪,甚至逍遥法外。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通常是欺骗人民的谎言。然而,正是这些“金枝玉叶”、“凤子龙孙”,在历代激烈的皇位争夺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一)太上皇

  太上皇也称上皇,用于皇帝对自己父亲的尊封,始于秦始皇对其父庄襄王的追封。后代一般老皇帝退位后即被尊为太上皇。(务必记住)

  (阅读)古人崇尚孝道,作为万民之尊的皇帝,当然要对自已的父母表示极度的恭敬和孝顺。因此,太上皇的地位极为尊显,不仅皇帝本人每天要晨昏定省,文武百官也要定期朝贺。但太上皇一般并无实权,不能或不便干涉朝政,与当皇帝的儿子关系往往也并不十分融洽,有的甚至矛盾很深。

  (二)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弟)

  皇太子:为皇位法定继承人的称号。(务必记住)

  (现场导游时要求)秦汉以后,历代皇帝一般都要在生前预立皇太子以为储君。立皇太子要举行盛大的典礼,经过正式的册封仪式加以确定。朝廷设有专门的太子官署,执掌皇太子的读书、习艺及生活起居。皇太子成人以后,要跟随父皇学习对朝政事务的处理,皇帝出巡或因它事离京时,常留皇太子在京主持朝政,所以一般年长的皇太子对朝政事务并不陌生。唯其如此,才能保证登极后立即掌握朝权,不至大权旁落。但也正因因为皇太子往往在老皇帝生前便掌握了部分权利,又常有些善于钻营者利用各种机会结好于皇太子,以期将来新君即位能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禄位,至使老皇帝时常感到自己的权位受到来自皇太子及太子党的威胁,父子间的猜忌和防范不断加深。不仅如此,凡与之相关连者无不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想方设法实加自已的影响。历史上,由此造成的父子反目成仇,直至兵戎相见的事例不胜枚举。

  按周初确立的宗法制度,立皇子必须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却不管这位嫡子(或长子)是否有能力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也有的皇帝希望按自己的好恶来选择接班人,但往往因此遭到那些宗法制度的卫道者们的反对,从而引起激烈的纷争,不仅时时困扰着皇帝,有时甚至会祸及皇太子本身。另外,由于皇太子的的皇储地位对他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故不免引起其他皇子的野心觊觎,采取各种手段诋毁皇太子,破坏其形象,进而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而皇太子本人,更是无时无刻不感到来自周围的严重威胁,不得不想方设法消除威胁自己地位的各种势力。这种因争夺皇储之位引起的兄弟阋墙、手足残杀,在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

  作为皇位的法定继承人,除了皇太子之外,还出现过“皇太弟”、“皇太孙”等名号。

  皇太弟:当皇帝的弟弟被指定为皇位继承人时,即称“皇太弟”;(务必记住)

  皇太孙:以皇太孙的身分直接被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的,称“皇太孙”。(务必记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