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考试 > 模拟试题 >

法理学章节练习题--第一章法的本体单选题(1)

2012-12-26 
司法考试法理学第一章法的本体单选题及答案

  法理学 第一章 法的本体

  单项选择题:

  1、《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属于以下哪项所述性质?

  A.法律原则

  B.法律规范

  C.规范性法律条文

  D.非规范性法律条文

  正确答案:D

  2、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项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法律规则?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C.“本法自一九九○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D.“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正确答案:D

  3、我国《立法法》规定:“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本法规定的原则规定。”对于这一条文的正确表述是哪一选项?

  A.授权性规则

  B.准用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确定性规则

  正确答案:C

  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请辩护人辩护。这一规定属于何种法律规范?

  A.义务性规范

  B.准用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

  D.确定性规范

  正确答案:D

  5、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B

  6、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

  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

  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

  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D

  7、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正确答案:C

  8、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

  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

  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

  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此规定为命令性规则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62条规定:“军队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制定。”此规定为准用性规则

  正确答案:A

  9、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

  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

  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

  正确答案:D

  10、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

  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

  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

  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

  正确答案:D

  11、法律与秩序有着内在的联系。下列关于法律与秩序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秩序将法律的普遍性和确定性引入社会生活,以确保社会生活动连续性和人的主体地位的持久性

  B.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为其他法律价值的实现提供必要的保障

  C.法律总是为一定的秩序服务,根本不存在法律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题

  D.离开了法律,秩序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

  正确答案:D

  12、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正确答案:D

  13、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正确答案:B

  14、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正确答案:B

  15、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并非绝对无效,历史上就有所谓法不可知,威不可测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旧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者不为罪

  正确答案:C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