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考频道 > 自考试题 >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真题(2)

2012-12-03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试题

  13.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不包括

  A.自我教育发展的水平 B.思维发展的水平

  C.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 D.社会性需要的水平

  14.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价标准,它是

  A.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B.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C.物质观的集中体现 D.道德观的集中体现

  15.从宏观上说,社会文化主要分为科学、道德、艺术三大领域,其中与道德相对应的教育内容是

  A.思想教育 B.德育

  C.智育 D.美育

  16.德育最终是为了解决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传递社会道德规范,促进个体对社会规则的

  A.同化 B.个性化

  C.内化 D.社会化

  17.学校通过开展各种积极健康的活动,促进和引导品德不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方法是

  A.活动引导法 B.氛围调整法

  C.阳性强化法 D.榜样示范法

  18.以下哪种感觉的出现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主体意识的高度体现,它激活了个体潜在的道德信念

  A.羞愧感 B.内疚感

  C.自卑感 D.自信感

  19.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

  A.道德教育 B.道德判断

  C.道德修养 D.道德评价

  20.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合格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加强

  A.科学知识教育 B.思想道德教育

  C.文化教育 D.理想信念教育

  21.下列属于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是

  A.相对低俗的文化生活的影响 B.心理发展不平衡、道德发展不成熟

  C.教师的失误 D.家庭成员道德要求不一

  22.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是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中学阶段 D.大学阶段

  23.新的观点认为,道德情感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教育方法的情感化,其内涵在于

  A.使道德教育内容和目标情感化 B.道德教育手段情感化

  C.在策略和方法上注重情感渗透 D.A和B

  24.德育的价值目标是

  A.真 B.善

  C.美 D.良

  25.下列不属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和进行自我修养

  C.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教育

  D.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