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率下降。(原因:①入学率提高;②经济结构升级;③各部门对高学历者的需求;④高学历高工资等)
2)女性劳动率呈上升趋势。(原因:①对女性教育水平提高;②制度劳动时间缩短;③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家务劳动的全面影响;④科技进步对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影响等)
3)老人的口劳参率下降。(原因:收入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险的完善和推广)
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率保持高位水平。
27、男性成年人是稳定的高水平劳动力供给的主体。
28、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男性成年人的流动表现为就业者和失业者间的流动,被称为一级劳动力;相对的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的劳动力群体被称为二级劳动力。
29、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30、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 。
拓展练习: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 )。
A、供给无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
C、供给缺乏弹性
D、供给富有弹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