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简析我国当代秘书学产生的条件
答:我国当代秘书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内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当代秘书学诞生的环境条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提出了更加科学、规范的要求,这是催生当代秘书学客观而迫切的要求;该研究领域中学科带头人的出现,秘书院校和秘书专业的设置,研究者群体的日益壮大,是秘书学得以诞生并迅速发展的人力支撑。
秘书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秘书工作和秘书活动两个方面;
广义层面的秘书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理论秘书学,应用秘书学,历史秘书学,技术秘书学和教育秘书学五部分;其中理论秘书学属于秘书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秘书学属于秘书学的价值系统研究;历史秘书学属于秘书学的参照系统研究;技术秘书学属于秘书学研究的工具手段系统;秘书教育学属于秘书学的活力系统研究;是秘书人才队伍发展和秘书社会职业化程度深化的重要基础;
2、在狭义上,秘书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是什么?
答:在狭义层面上我们认为,秘书学就是广义秘书学中的理论秘书学,它是秘书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体系,是广义秘书学的灵魂,理论秘书学的基本框架,包括秘书职业,秘书部门,秘书工作,秘书职能环境等主要方面,秘书职业主要研究秘书职业主体的内涵,分类,秘书职业的性质和特点,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秘书部门主要是明确界定该机构功能作用的前提下,研究秘书群体的组成结构,运转机制,组织管理和自身建设等问题;秘书工作的内容包括:秘书工作的任务;秘书工作的方法和技能;秘书工作的规律和规律性问题,秘书职能环境的内容包括:所在社会组织外部环境,所在社会组织内容环境;秘书机构内部环境。
3、秘书职业与秘书资格的含义。
答:秘书职业,主要是研究秘书职业主体的内涵、分类、秘书职业的性质和特点、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秘书资格是由秘书职业的领域或层次分类,进而界定相应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