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药师 > 中药师 >

2012年执业药师中药剂学考点梳理——三七常见伪品鉴别(1)

2012-11-15 
三七常见伪品鉴别

  正品三七:

  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俗称“猴头三七”。体重,质地坚实,打碎后断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气微,味苦而回甜。

  鉴别三七时首先留意三七上端的茎痕,如果保管不慎,茎痕部位容易长霉,由于霉菌和三七颜色很像,不留意难以发现;将三七用力掰断,质地坚实,不容易掰断。如果掰断时感觉柔韧,则含水量超标,往往是用水润过的,干燥后会失重30%左右,且易变质;掰断后仔细观察断面,优质三七断面充实而呈绿色,如果断面干枯并呈白色,则多为病三七,药用价值较低;最后取小块三七口尝,优质三七味苦而回味持久且渣滓较少,劣质三七味淡而渣滓较多。

  伪品三七:

  伪品三七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莪术等相似药材经加工而成,一类是以名称类似的植物冒充三七。

  加工类伪品:

  莪术和三七质地相似,是最常用作为加工伪品三七的原料,取莪术,去外皮,用刀雕刻成三七外形来冒充三七。这类伪品形状、颜色和正品相似,但无外皮,且可看到刀削痕迹,质地坚实极难掰断,口尝味微辛辣。笔者还在市场见到一种压制的伪品三七,原料不详,外形和正品相似,无外皮,表面灰黄色,质地坚实,敲碎无植物组织构造,断面白色,粗颗粒状,味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