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除了看其是否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还要看其作出怎样的制度安排,提供什么样的制度保障。这是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基于此,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面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根本的制度保障,道路、理论和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切合中国实际的制度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的优秀成果,因而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由于这一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于它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由于它始终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并围绕这一价值取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因而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由于它坚持发挥制度的优势,因而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由于它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因而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