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 > 复习指导 >

2012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辅导备考:未来的企业家(2)

2012-10-13 

  二、态度维度的分解

  态度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评价以及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和智商、知识和技能一样都能影响个体的行为,从而导致行为结果也不同。

  态度由七种具体因素构成:计划性、成就动机、自信心、自知力、自我激励、冒风险、挫折容忍力。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以上七个方面来评价个体的态度状况。

  (一)计划性

  计划性是指个体有明确的目标,在行动之前已有详细周密的安排与考虑。可以从以下更为具体的几个方面去判断个体的计划性:

  1.确立憧憬

  憧憬往往指十年以后欲要达到的目标,因而比较理想化和概略,也可能将来难以实现,但憧憬能催人奋进,给人动力,给人追求。

  2.制定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常指三五年要达到的目标,因而它能够比憧憬制定得具体,而且应该是朝着憧憬方向的。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分析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十分重要。

  3.制定战术目标

  战术目标通常指一年要达到的目标,它要以战略目标为基础,是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战术目标要具体化,最好能用数字来表示,以便于更具体明确地指导个体行为;同时战术目标要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避免自己的劣势。

  4.制定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一般是指如何完成战术目标的步骤安排,因而相当具体。通俗扼要地说,行动计划的任务和内容归结为:“5W1H”,即做什么(What to do)?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做(Where to do it )?谁去做(Who to do it)?怎么做(How to do it)?所以,行动计划一旦合理制定,其指导性是十分强的,应严格执行。

  从上可以看出,计划性检查了企业家是否胸怀大志,是否朝着大志设立长期、短期目标,是否清楚如何去实现已设立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