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指导 >

2013年公考申论热点——莫做公共生活里的“怒一族”(1)

2012-10-12 
莫做公共生活里的“怒一族”

  日前,广州地铁4号线爆发了一场血腥又令人痛心的抢座战,涉事双方分别为一名年约七旬的退休老人和一名20多岁的男青年教师。扭打中,男教师最终不敌,被老人咬伤耳朵。目前警方已对事件进行了调解,双方均同意各自承担医药费,并表示不追究对方责任。

  看起来,这又是一场“抢座”引发的血案。不少网友将其视作“占座风波”的延续,并定焦在让座、尊老爱幼等问题上,但从现场照片及目击者的回忆来看,当时车厢并非很拥挤,两人也均有座位可以坐,之所以演变成“全武行”,只因话语失和带来的情绪失控。克制不住暴戾,遂大打出手,以此来获得话语上的征服感,这正是现实中许多矛盾激化的根源。

  较之于“抢座”本身,笔者以为,在公共空间里泛滥的某种暴力情结,更值得关注。过去,我们常听到一个说法叫做“路怒族”。但其实,乘公交车、坐地铁的人也有不少火气较大的“怒一族”。比如,在拥挤的地铁、公交里,常会有人因踩到别人脚、挤着别人而引发口角,甚至是打架。

  应该说,生活中,你我他都不是平行线,总会有相交点。也许是结谊,也许是有摩擦。但如果因细小摩擦,就立马上升为拳脚之争,用暴力解决,那么,理性对话、议事的空间就会日显狭小。要知道,道理可能是多面的,苦衷从来不是“独家”的,不能因为你觉得真理在握,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横加鞭挞,甚至是暴力相向。

  也许先动手打人的老人,默认的道理就是“年轻人该尊老爱幼,怎能抢座”;也许那位男老师觉得,先来先得的秩序并不需要死记墨守……细节上的抵牾,因嘴巴上的骂战,最终闹得两败俱伤。但如果换位思考一番,以妥协姿态化解纠纷,不必争个“谁占上风”,事态又怎会黯然收场?就像此次武汉某航班上,乘客因踩鞋纠纷大打出手,最终升级为群殴,也是个血写的教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