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口腔医师 >

2013年口腔助理医师知识点——红斑早期症状(1)

2012-10-01 
典型的天鹅绒样红斑似不难诊断,但红白相间的间杂型白斑,容易诊断为“扁平苔藓”。

  典型的天鹅绒样红斑似不难诊断,但红白相间的间杂型白斑,容易诊断为“扁平苔藓”。颗粒样微小结节有时呈白色,有时呈红色,白色时往往诊断为“白斑”、“颗粒型白斑”。这在诊断上、组织病理相起很重要的作用。甲苯胺蓝用于口腔可疑病区染色,因甲苯胺蓝能与DNA和RNA结合,当核酸大量增加,呈现出深蓝色。提示该地区细胞核酸代谢活跃。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无痛性检查早期癌肿的一种方法。染色后用1%醋酸清水冲洗,可降低甲苯胺蓝染色的假阳性。如反复染色阳性区,在该处取活检标本,更具准确性。

  口腔红斑发病年龄以41~50岁发病最高,发病部位以舌缘部病最高,龈、龈颊沟、口底及舌腹、腭部次之。临床上分为均质性红斑(homogenous erythroplakia)、间杂型红斑(interspersed erythroplakia)、颗粒型红斑(granular erythroplakia)3种类型:

  一、均质性红斑

  病变较软,鲜红色,表面光滑,无颗粒。表层无角化,红色光亮,状似“无皮”。损害平伏或微隆起,边缘清楚,范围常为黄豆或蚕豆大。红斑区内也可包含外观正常的粘膜。

  二、间杂型红斑

  红斑的基底上有散在的白色斑点,临床上见到红白相间,类似扁平苔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