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所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学校名称 学术型 专业型
清华大学 1850 1200
北京大学 3000 1700
浙江大学 3540 1170
上海交通大学 2700 1600
南京大学 2350 1150
复旦大学 2100 13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00 1500
中山大学 2990 1560
华中科技大学 4210 1920
武汉大学 4070 1900
吉林大学 4550 1350
中国人民大学 2220 1110
大连理工大学 2550 750
山东大学 3100 12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22 861
哈尔滨工业大学 3311 909
南开大学 2240 770
天津大学 2560 880
北京师范大学 1860 910
中国农业大学 1500 380
同济大学 2600 1560
北京理工大学 2102 734
湖南大学 2400 1080
中南大学 2900 1300
华南理工大学 2550 1040
西北工业大学 1873 527
重庆大学 2970 830
四川大学 3900 1400
东南大学 2400 900
兰州大学 1860 1090
东北大学 2190 560
厦门大学 2300 1000
电子科技大学 2470 780
西安交通大学 2550 900
学术型硕士vs专业型硕士 在有相同的领域,谁更强?
国家的新政策,现在助学金全日制专业硕士也有了,奖学金大部分也有了,国家规定必须有,只是政策刚下来各个学校的配套还没跟上,学费也一样了,而且有半年以上的实习实际上是个优势,咋被你胡说成劣势?(但是,今年湖南大学的专业硕士除了保研的学生有奖学金,其他同学都为自筹)
正如你所说,国家的新政策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奖助学金也有了,学费也一样了。而且国家是打算一步步减少学术型硕士,增加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为7:3,你不读博士的情况下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有大得多的优势,而读博的情况下是学术型好,因为国家就是打算把学术型当做读博的中间跳板。
U2 然后你想想,好端端的干嘛减少学术型,增加专业型?摆明就是以往的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不好,国家要换个更好的培养模式嘛,哪有越换越差的道理?
专业型的优势在于没有论文的要求,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搞工程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且学校在抓紧跟企业合作,在有好的实习单位的时候明显会优先分给专业型的硕士。
" R-别信那些老顽固,他们的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认知度真的像上面那兄弟所说,很久没更新了,这是个新东西,政策更新很快的。
另外,在同样是双证的情况下,以往也都是专业型大胜学术型,例如:专业型的MBA明显认可度比学术型的管理学要高;
专业型的临床医学认可度比学术型的医学硕士要高(很多医院都是只认临床医学);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认可度也是比会计学术学位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