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另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一门考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备考申论,纵观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成绩普遍比行测底,申论获得高分也就拉开了考生之间的差距。应对申论考试,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申论考试是多种知识的综合考核,只有平时做到“厚积”,考试时才能“薄发”。所以,平时更要注意对生活的积累,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那么,除了平时的积累,应对申论考试有没有规律和技巧可言呢?
一、认真审题
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日求快。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资料,也就是说,审题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先理清资料的逻辑联系,抓住一个复杂事件的主要问题。然后,要把握住给定资料所反映事件的环境和条件,能否准确把握住既定的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的重要依据。抓准了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才会有针对性;搞清给定资料所提供的环境、条件,所提出的解哭问题的方案才有可行性。
二、紧扣材料答题
一定要注意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即无论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都限于试卷的给定资料。而最后的论证,也是在前述基础上。就给定资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有的要求在概括的基础上自命一个题目进行论证)。切忌脱离给定资料随意联想和发挥。
三、注意限制要求
申论考试中对字数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要求在 200字以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说明,一般要求在400字以内;申述、论证应试者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以内。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高于或不低于要求字数的10%,否则要扣分。另外,答题应该简洁,做到要言不烦,切中要点。
这种要求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对应试者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文字水平的综合性测评。应试者不要因没有在这方面给予足够重视而影响考试成绩。
四、提出方案要符合角色定位
申论应试时,要看清题目为你设定的“虚拟身份”,然后再作答。一个方案与对策的提出,与对策人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对策人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所提出问题的角度乃至语气表达自然就不相同。忽视了试卷上的具体条件,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搞错了,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无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