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务员考试的重点,在这次考试中仍然作为行测的第一部分出现,题量向国考看齐,稳定在40道题。经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的逻辑填空部分的整体难度有所增加。
逻辑填空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必考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根据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考察内容可分为实词辨析、成语辨析和虚词辨析。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河南省参加今年下半年公务员联考,逻辑填空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逻辑填空题量增加。
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逻辑填空总题量增加,由去年的15道题增加到今年的20道题,与国考保持一致。题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阅读量的增加,这就要求考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内从大段文字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题量的增加变相的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第二,逻辑填空题干长度增加。
今年省考逻辑填空题干长度相较于往年来说有所增加,平均每题3——5行,平均每题大约80字。甚至有的题目题干高达160字,例如第17题。而给考生做题的时间没变,这就对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逻辑填空考察内容有所调整。
在考察的20道逻辑填空中,实词辨析只有第12题和第14题,题量仅为2道,而成语辨析为9道题,实词和成语的综合题为9道题。单纯考察实词的题量变少,而单纯考察成语的题量和考察实词成语的综合题都增加了。由于成语的独有特点,成语的区别辨析比实词的区别辨析要难,这也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第四,逻辑填空中实词近义词区别度变小。
逻辑填空中实词的近义辨析区别度变小,本次考试中的实词无论是单独考察还是和成语一起考察,它的区别都必须依据语境来进行分析,经过两次或三次对比排除才能最后得出答案,例如在第14题中,要求考生对“远见”、“洞见”、“卓见”、“高见”进行区别辨析,并且在第二步时还要对“沉淀”和“积淀”进行辨析。这样就拉长辨析实词的时间,增加了考试难度。
第五,对成语的考察度增加。
由于成语的特点,成语辨析题一般较难,而今年成语辨析题大量增加,包括纯粹考察成语和实词成语的综合练习,考试中出现了大量成语,尤其是成语近义词,例如第13题中对“人烟稀少”、“荒无人烟”、“渺无人迹”、“人迹罕至”四个成语的辨析,考生较难区分。甚至第16题和第17题这两道题考察考生对十二个成语的近义区别辨析,增加了考试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