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教案讲义 >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说课教案:地理说课稿--《中东》(2)

2012-09-22 
地理说课稿--《中东》

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地图找出三条石油外运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填入课本53页的表中。

  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上,可以看到以色列和沙特的国民生产总值远远高于我国,但是,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中东地区没有了石油,它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小结,针对教学重点难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后布置作业:完成P52页活动题预并预习。

  第二课时

  提前测评之后,出示世界气温、降水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与生活体验,谈谈中东的气候与河流的分布特点?

  展示中东河流分布图,指出中东的河湖。

  请学生结合教材,找出都是哪些国家在利用这些稀少的河湖?

  于是有关河流湖泊的水资源分配和争夺又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板书)

  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怎样解决中东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下面用一组图片来展示,中东各国是如何利用高科技发展节水农业的。

  (转承)

  这是世界人种分布图,一起看中东以什么人种为主?

  中东地区主要说什么语言?

  这是犹太人,这是犹太人在举行集会活动。

  这是阿拉伯人,男人的传统服装以白色为主。

  一些严格执行教规的阿拉伯国家,规定妇女外出时,必须面戴黑纱。

  这是圣城麦加规模宏大的万人朝圣。

  这是回教堂,这是清真寺。

  这是圣城──耶路撒冷。

  请同学们自读“文化差异”,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课堂小结:《中东》这一节课,主要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纷争与文化差异等主要几方面,对中东战火频仍、局势动荡的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课件)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长期以来,在巴勒斯坦地区,流血冲突不断,这里的人民一直在期盼和平,可是,和平之路坎坷而漫长。

  这是愤怒的巴勒斯坦青年在纪念“抗争三周年”。

  联合国医疗人员在抢救巴方武装分子。

  在耶路撒冷市中心犹太人定居点,发生了一起自杀性爆炸事件。

  巴以冲突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下面就跟老师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这个问题有点难懂,注意啦!

  资料:犹太人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支持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1947年,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如图1947年联合分治决议制定的疆界线),把耶路撒冷市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同意分治决议,以色列国宣告成立,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始终未建立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国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以色列军队展开激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后,1949年,以色列先后同相关阿拉伯国家签订停战协定,划定临时停战线。以色列通过战争夺得的土地,比联合国分治决议中规定的还要多4850平方公里。(如图1949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停战界线)战争结束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1980年,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定为“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直至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才告一段落。由于历史遗留下的诸多矛盾,民族仇恨依然存在,所以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可以在国际新闻当中看到关于巴以冲突的报道。

  中东的战火频仍给了我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中东,还有一个国家我们不得不提,就是伊拉克,在2003年爆发的美伊战争的阴霾(mai)至今未散,从1980到2003这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这里面有伊拉克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有针对美英联军的反侵略战争,这里面的问题错综复杂。

  1.请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搜集并整理有关伊拉克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专题讨论。

  伊拉克的种族与宗教;

  伊拉克的气候与自然环境;

  伊拉克由石油富国到衰败的历史过程;

  中东战争;

  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美伊战争。

  2.请同学们每天关注新闻联播,看看当天在中东又发生了什么,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的走向和重建,以及巴以冲突问题。

  由于时间原因,关于第三课时对伊拉克的专题讨论在这里就不详述了,谢谢大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