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2年8月2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公司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截至9月2日10时,已造成44人遇难,还有2人被困井下。
“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安监总局反复强调、极为重视的一个关键词,也应该是所有企业老总包括煤矿老板烂熟于心的几个字。无视安全隐患的超负荷生产付出生命的代价、事故一次接一次发生,不禁令人愤然,引人深思。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教育分析原因为:
肖家湾煤矿是一家小矿,井型小,巷道狭窄,里边没有什么机械化设备,没有正规的规划和设计。瓦斯浓度超标,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温度过高,最高的地方八九十度。因为这样的小矿事故多发,尤其是瓦斯事故,2012年4月、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和国家能源局曾联合发文要求这些小煤矿停产整顿。可是这样的煤矿依然还在生产,且六证俱全,显然这件事情背后,相关监管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类似于这样矿难的背后都有着相似的因果关联,那就是经济利益驱动,而原因也就无外乎那么几点,
其一,一些地方政府在片面政绩观的主导下,对一些煤炭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严。个别官员“官煤勾结”,充当违法企业的保护伞,阻挠、干扰执法检查。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执法混乱,选择性执法。
其二,一些煤炭企业惟利是图,在高煤价的诱惑下铤而走险,罔顾矿工的生命。煤炭企业存在无序开采、超挖乱采的现象,一些小煤窑无照开采,盗采乱采。一些煤炭企业用行贿手段寻求“保护伞”,逃脱安全监管。
其三,煤炭行业的体制落后、僵化。煤炭资源的产权不够清晰,资源价格也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煤炭企业对于煤矿的长远前景缺乏稳定的预期,因此产生短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