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四川省 >

2012年四川公考申论热点——中国工人之缺(2)

2012-09-08 
中国工人之缺

  企业用工的短视,加剧了技术工人的短缺。曾经,国有企业的技术培训搞得红红火火,职工夜校、业余学校座无虚席,但随着国企的纷纷改制,原有的技术工人培训系统濒于瘫痪。更有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对职工重使用轻培养,甚至只使用不培训,用于就业人员的人均教育经费投入远未达到国家规定1.5%的最低比例。

  工人地位的变迁,正蚕食着技术工人金字塔的基座。曾几何时,工人老大哥是一个多么让人羡慕的身份,可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随着企业打破“铁饭碗”,随着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一线工人与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差距越拉越大,工人身份的优越感日渐丧失。不少家长认为脑力劳动才是体面的工作,孩子报考普高上大学才有面子。很多学生只有在万般无奈下才去职校学习,即便去了也学得并不安心。

  技术工人的成长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一名优秀的高级技工,不仅需要有灵巧的头脑和双手,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有在实践中长期的坚持和磨练,也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支付劳动力再生产的高昂成本。“转变观念”的理性倡导离开培养、评价、激励机制的有力支持,改变不了高级技工后继乏人的现状。临渴掘井、临渊羡鱼式的高薪聘请,一时之间“变”不出优秀的人才。只有透过表象,看清“供不应求”的实质,真正从根本上培土施肥,才能推动技工队伍的茁壮成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