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依靠网友这种零敲碎打的外围监督,虽然能揪出个别贪腐干部,但却无法根除腐败的土壤。甚至有媒体评论称“舆论现在对腐败的打击就是随机性的,抓住谁谁就是中国建立廉洁社会的祭品。”网络反腐、民间反腐、“另类反腐”力量的“崛起”当然不是坏事,但它们无疑不应成为一个庞大官僚体系“自洁”的常规武器。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常态化、常规化、机制化的反腐手段得不到强化,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不能尽快真正建立起来,官员系统内部的自洁能力就无法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长此以往,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公众对一个官员的信任,更是对整个系统监督机制的信任。
只有尽快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加强落实常态化、制度化的反腐手段,才能保证官员内部系统的自洁自净能力,才能让公众信任一名官员,信任整个系统监督机制。
因此,完善反腐制度建设,尽快启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让官员主动接受公众监督,防控廉政风险,势在必行,不可久拖不决。汪玉凯认为“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不是技术上的难题,关键在于改革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