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与当代价值观教育
大学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其使命是把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放在首位的。大学教育作为引导人的力量,帮助学生提升精神境界较之获得知识在教育目的上更具终极意义。基于这一点,大学精神首先是把价值观的教育,体现在它密切关注现实社会,对世界、人类和人生给予热忱关怀,并热情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世界的前途命运、人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作为永恒主题。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就是大学人群体这种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
大学精神就是大学人持有的或追求他们所认同并自信为理想的且努力传播的价值观及其体系。某一具体的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鲜明个性,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通过师生员工在办学过程中的目标选择、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以及校园环境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以一种“能动”的形式呈现,并以一种“自动”的方式对进入该环境的个体或群体产生影响,使之在其中表现出一致的价值观及其体系。所以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大学精神的价值引导过程就是使受教育者将大学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并勇于实践,逐步形成行为习惯的过程。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追求真理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大学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对真理的无止境探索逐步使大学人形成了为社会追求真理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不断追求真理成为大学人共同的追求。二是引导大学生培养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以创新知识为使命,它本能地要求大学人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人要创新知识,就需要批判,批判不是否定已有的知识积累,而是在扬弃中达到更高的境界。大学生在大学里与老师的朝夕相处中会很自然地向老师学习这种批判和创新的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批判与创新能力。三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是我们这个社会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是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