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历史 >

2013年高考历史:自上而下的改革同步练习(附答案)(1)

2012-09-05 
自上而下的改革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亚历山大二世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要(  )

  A.强化俄国的农奴制

  B.发动殖民扩张战争

  C.改革农奴制

  D.镇压革命行动

  解析: 材料表明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的迫切心情。

  答案: C

  2.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管理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

  解析: “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以被雇佣的自由劳动力。

  答案: A

  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解析: 两则材料对比,一方面反映农民的政治、经济处境有了很大变化,说明改革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农民未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说明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答案: B

  4.列宁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法令内容作答。

  答案: C

  5.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因为(  )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②农奴得到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③广大农奴不再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④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租种地主的土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因此③错误。

  答案: D

  6.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A.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解析: 近代司法制度只是确立,还没有完善;沙皇专制仍然存在;当时还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

  答案: B

  7.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

  B.1861年后,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C.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19世纪70、80年,资本主义经济总体上超过美国和西欧国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考查的内容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改革后的俄国经济虽然迅速发展,但总体上仍然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答案: D

  8.(2011·茂名高二检测)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  )

  A.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

  B.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

  C.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

  D.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农奴制是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落后的根源。废除农奴制,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 B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