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资讯 >

专家提示考研择专业 没有永远的热门与冷门(1)

2012-09-03 
    专家提示考研择专业 没有永远的热门与冷门 
        2012年考研战火已经重燃,考研箭在弦上,因此院校和专业选择成为考生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众多眼花缭乱的专业和院校面前,我们该做何选择?是选择热门专业,还是名牌大学?犹豫,徘徊;徘徊,犹豫。然而,在我们迟疑不定之时,一种选择却在我们的困惑中忽视:原来除了名牌大学之外,还有很多科研院所可以选择。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博士生导师高随祥教授。

  考研重要的是选导师

  记者:新一轮考研已经开始了,当前很多考生在院校与专业的选择时,面临很多困惑和犹豫。是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呢?高主任,您作为研招办主任,认为该做何选择?

  高主任:作为我读研的体会,带学生的体会,作为长期从事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工作者来说,我个人认为以上两者都不对。考研最主要的是选导师。考研与考大学不同,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而研究生教育是以导师为主导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导师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同样是进入北大数学系,跟随不同的导师,可能科研成果的差别会非常明显。

  选择导师与选择专业、院校并不冲突,因为一旦确定了专业,才能选导师,那么学校也就确定了。以化学专业为例,是选化学工程还是有机化学,确定之后就能选导师。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进行考研选择时,要先选专业,学校的选择可以放在次要位置。例如如果你报考通信专业,那么可以考虑选择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可见,选学校比选专业次要得多。

  记者:那么考生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

  高主任:专业确定下来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导师的能力来选择导师,可以从导师所负责的项目、研究情况、带学生的情况来了解。但在选择导师时也不一定非要选择最知名的导师,要选择那些有潜力的导师,这些导师一般在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中都表现很活跃,发展势头也很好。而有的名导师年龄比较大,甚至到了80、90岁还在带学生,他们不太可能对学生有实质性的指导,考生也只是得了一个空名而已,对于专业方面并不一定会有大的进步。

  选导师还有一个对自己定位的问题。如果认为自己在本专业方面是佼佼者,我建议他们选择全国知名的导师;如果成绩稍弱一些,就选择自己“够得着的导师”。即我们稍加努力,可以争取到的导师。

  没有永远的热门与冷门

  记者:很多考生想通过考研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有的是出于兴趣,但更多地是出于以后的就业而选择热门专业,您如何看待跨专业考研?

  高主任:很多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很迷惘。事实上,选专业最主要的是基础和兴趣,我们要根据兴趣和基础来决定专业,没有对专业的浓厚兴趣,三年的读研时间就变成了浪费生命,也不会有很好的科研成果,甚至会有一些不良的后果。专业就业的冷热情况、专业是否好考这些因素都是次要考虑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三年后专业的冷热,没有永远的热门也没有永远的冷门,切忌跟风。比如地质学在80年代很冷,是艰苦行业,基本无人问津。但是从前年开始却变得很热,毕业生工作很好好找,而且都是去好的部门,以至于都没人愿意读博。

  当然,有的时候,兴趣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如同过去我们说的“先结婚后恋爱”,但无论如何还是要有最基本的兴趣。有的人把科学研究可以看作是一种职业,但同样需要热爱,否则是很难继续下去,你自己也会跳槽。另外,基础在选择导师和专业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科四年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盲目地跨专业考研,读研时会落下很多专业方面的基础,这也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不反对跨专业考研,但跨专业考研一定要及早准备,我反对的是盲目地追求热门专业而考研。

  记者:对于二类、三类本科院校的考生,他们中很多人想通过考研考取更好的名校,您觉得他们在考研时该如何进行选择呢?

  高主任:如果自我感觉是属于中等层次,成绩一般的考生,我建议他们选择报考自己能够得着的学校。所谓够得着就是自己稍加努力就能考取的学校。选择学校在考研时是不重要的,比如北邮并不是一个很有名的学校,但是北邮的通信专业却是很强的专业,全国排名第二。

  选择有“体量”的研究所

  记者:科研院所往往是很多考生在考研选择被忽略和不被了解的,请问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科研院所在报考和培养方式上有哪些优势?

  高主任:这些年来,科研院所容易成为被考生们淡忘的角落。事实上,科研院所的招生条件非常好,在招生培养方面是与普通高等院校平分秋色的,请考研的同学们不要忽略了。大家一定要想到,除了高校,还有科研院所。以中科院为例,我们的博士培养人数占全国博士生招生人数的40%,硕士培养人数占全国的30%。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