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国情的变化,反过来促使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
翻一翻家底,发现原来传统中的好东西如此丰饶如此渊深,原来近代以来创业史里前辈们的精神世界如此丰富如此强大,原来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如此谦虚如此包容,而这些都已经构成了我们今天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文化自觉。
对已经接触、对话、学习了上百年的西方文化,不再仰视,而是平视,视角变得平等,心态变得平和,不仅心平气和地“拿进来”,而且精神抖擞地“走出去”,这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自信是文化走出去在骨子里的底气。
和“文明冲突论”在后冷战时代“找敌人”的潜台词不同,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传递希望,希望世界了解中国,希望不同文化之间的人能够交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郑和的宝船到今天的孔子学院,中国人都试图和世界分享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