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考试 > 注会考试 > 复习指导 >

注会考试辅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处理案例分析(2)

2012-08-1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处理案例分析

  【分析思路1】(2009年以前教材的处理)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60000-9000-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300000(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51000+9000=360000(元)

  注意:公式中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含税公允价值,补价是双方交易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之差,支付的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

  【分析思路2】(2009年及以后年度教材的处理)

  根据2009年及以后年度教材例题的思路,题干资料应为“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000元,公允价值为300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9000元”,其他资料均相同。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60000-60000=300000(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300000+60000=360000(元)

  注意:公式中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是指不含税公允价值,补价是双方交易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之差,支付的相关税费也不包括增值税。

  【总结】

  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上面两种思路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因为:

  思路1中资产公允价值含税,补价也含税;思路2中资产公允价值不含税,补价也不含税。前后计算的口径一致,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