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资讯 >

教育时评:技术革新使高考更公平公正(1)

2012-08-03 
高考改革搭上科技快车 体现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理念

  全国近3000个试卷保密室全部达标,国家教育考试三级考务指挥平台全面建成,94%的考场实现标准化……近年来,高考改革搭上科技快车,充分体现着公平公正、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这些变化在十几年前还只是假想。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千万人在全国范围同一时间参与考试,对高考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提出很高要求。

  1999年,经济并不发达的广西在全国率先实施网上评卷,被教育考试界视为创举。

  当时,刘振林是柳州市柳城中学教务处主任、英语特级教师,担任英语评卷组组长。网上评卷的效率令他震撼——按照以往纯人工评卷,广西9万多张英语试卷需要140多人9天完成,使用计算机后,98人在6天就全部完成。

  对比新旧两种评卷方式,很多多年参与评卷的教师说,过去,由于纸质试卷的保管受限,往往要在露天评卷,光是搬运提取试卷以及汇总核分就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更大的问题是,纸质阅卷设定的卷面判注并签字的规则,根本无法解决前后两位评卷员相互影响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教授冯伯麟说:“网上评卷是一场全新的变革,解决了多年来困惑我国考试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评分准确度,避免主观因素过重干扰,防止出现错评、漏评和记分错误。”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同一份作文拿到不同评卷点,以满分60分计,评分结果极端可能相差20分。

  针对这一现象,网上评卷设定规则:一份答题将随机分发给两名评卷员,由电脑根据他们的评判结果取平均值。如果两人分数超过评卷小组预先设定的差值允许范围,这份作文还要再发给第三名评卷员。如果仍有争议,还将层层上报至小组长、学科组、专家组及仲裁组,最终集体讨论决定评分结果。

  而今,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实行网上评卷。

  “由于采取双评甚至多评模式,网上评卷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评卷角度,考生在作答中有任何创新或亮点都不会被轻易忽略,这也使考试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考生真实能力。”冯伯麟说。

  不仅是评卷环节,高考依托互联网技术不断发生着深刻变革:2003年,远程网上录取全面实现,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实施网上评卷、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等,26个省份进一步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方便了考生,减少了填报志愿风险,提高了效率和社会满意度,而且使招生工作更加规范、公平,实现了高校招生方式的重大变革。

  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招办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实行网上录取后,分不够找谁都没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