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政影响
险资抄底之说还难言成立,在沪指下破关键位2132点之时,监管层确实在不遗余力地推动资金环境的改善,为保险资金入市作准备。
7月25日,保监会在松绑债券投资、委托投资后的不到一周时间内,再次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险资投资股权以及不动产的门槛适度降低,并放宽了投资范围和比例。
《通知》规定,保险公司参与股权和不动产投资将不再有盈利要求;偿付能力充足率最低由150%调整为120%;对上一年度净资产的基本要求均调整为1亿元人民币。
在投资范围上,《通知》增加了能源企业、资源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现代农业企业和新型商贸流通企业四类股权;在投资比例上,股权投资上限放宽到总资产的10%,不动产投资上限放宽到总资产的20%。
“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看上去很美。”中信建投研究员缴文超认为,虽然门槛降低会令更多保险公司有机会参与另类投资,但蕴含的风险也在增加。“股权投资对投资团队要求较高,而目前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加之国内资本市场整体不好,股权投资的收获期较长,因此股权投资蕴含的风险更难判断。不动产投资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较大,因此对保险公司投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保障房和公租房项目投资,政策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而罗琦也表示,“政策是否能产生切实效果更主要的是看资金放开后保险公司如何操作。从保险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看,政策出台对其长期估值水平会有积极影响,但是对短期的业绩提升作用并不大。”
不过,监管层一周时间内接连出台的三项投资新政,也再次激发了市场对险资抄底的预期。
“保监会的本意并不是直接刺激险资进入市场,而是丰富金融品种的创新和业务类型。”在银河期货宏观分析师柳瑾看来,在大盘并没有真正平稳下来的情况下,要使险资把需要高度安全性的资金投入市场,还是很有难度的。
“从年初以来,市场就对保险政策一直很关注。政策出台带来的是长期利好,短期内对股市影响不大。”罗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