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还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干事平台,推进创业富民。李浩、付晓娟、刘璐……大学生村官“创业明星”纷纷闪现。山东省协调工商、国土、环保、税务等部门,在工商注册、场地安排、环保评估、证照办理、税收登记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优惠服务,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开辟“绿色通道”;针对村官创业贷款,实行优先办理和适当利率优惠,为他们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切实解决创业“起步难、贷款难”问题。不少市、县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帮扶资金。为避免盲目创业,降低创业风险,各地普遍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库,从发改、农业等部门抽调专家成立创业项目论证小组,对大学生村官申报创业项目进行评估论证。滕州市实施“筑巢孵化”工程,目前已有30名村官依托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创业项目。据统计,全省有2140名大学生村官参与创业,领办、合办创业项目857个,建立各类创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521个。
大学生村官聘期3年,期满后面临分流问题,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倡导大学生村官多元发展,促进有序流动。
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留村任职。高尚山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有1016名担任村“两委”成员,其中338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47人担任村委会主任。枣庄市还出台鼓励大学生村官党组织书记考取公务员(微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后继续留任的通知,鼓励他们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全市有15名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大学生村官党组织书记继续留任。”褚志高说。
加大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力度。在选调生、公务员招考中分别拿出30%、15%的岗位用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定向招考。已流出的2145名省选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1836人,占85.6%。 引导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推介会,建立大学生“村官”与企业网上人才交流平台等,为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提供服务。全省各级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另行择业322人,经过推荐进入企业或其他单位就业的2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