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是深某证券公司的高级主管,在谈及正在就读的 EMBA时,他颇为肯定的称:“短期班的作用是立竿见影, EMBA则是系统的思想和方法的获得,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但它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EMBA是对在经理或主管岗位做过8年以上的人员开设的工商管理课程。在美国有67所院校设有EMBA课程,大约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MBA在各地盛行,EMBA 也越来越多的被人看好,市场潜力很大。中国开设EMBA 课程的院校还比较少,只北大、清华、上海交大与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合作开办的中欧管理学院等几所院校,不过五年多历史。其中中欧管理学院从1995年起开始招收EMBA学院,迄今为止共培养了447名EMBA。从中欧EMBA 学员情况看有这么几个特点:学员单位性质:46%国企, 39%外企,12%政府,3%民营企业,最高管理层学员占60%,市场营销12%,人力资源管理6%,财务会计6%,多数学员会毕业后都回到原工作单位且不少得到晋升。截止目前,中国国内培养EMBA大约千余名,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距离很大。
EMBA实际上是给各单位的大小“头头”充电,因而课程安排充分考虑学员特点。在中欧读98届EMBA的刘学生告诉记者:总共20几门课,每月集中四天授课。有中、英文两个班,中文班配有现场翻译,作业必须以英文形式上交,刘先生的做法是写了中文作业再请人翻译。担任公司重要职位的刘先生和班上许多学生一样,平时正常工作,每月飞一趟上海,刘先生粗粗算了一下,整个读书期间约一年半时间,20趟空中飞行和住宿加上5万多学费大约得十二、三万。他笑称他是在读贵族学院。中欧学院管理很严,一年半时间得学20几门课,加上平时的作业和预习时间,课外与课内的时间比需要5:1。虽比较辛苦,但大多数学员感到收获很大,很值得。ゾ萁樯埽以单位,尤其是来自国有性质的单位的学员,学费可以减免到5万多,全额收费是16.7万,中欧外资赞助企业每位学员14万,每次限2名。绝大多数学员都已具备本科学历,且年龄在30岁以上。EMBA要求学员具有很好的实践经验,因而入学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采用中、英文两种GMAT试题,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是否能顺利入学则取绝于面试。据了解中欧99 届EMBA报名时间于11月1日截止,中、英文两班各报6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