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继发感染
(1)常见原因:多见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血液病。发热常由于正常成熟白细胞形成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引起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细菌、病毒、真菌。
(2)临床表现:感染部位多为呼吸系统、皮肤、泌尿系统,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急性白血病易发生肛周感染或脓肿。轻度或早期感染多为低热或不规则热,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可为弛张热。
3.出血或出血倾向 止血和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易停止的一种症状。
常见原因:出血倾向是血液病常见的表现,发生原因可分为三种:
(1)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等。
(2)血管脆性增加:如过敏性紫癜、老年性紫癜。
(3)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常见各型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
临床表现:出血常见部位是皮肤黏膜(口腔、鼻腔、牙龈等)、关节腔、内脏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及阴道出血)。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出血,多危及生命,颅内出血先兆常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继之昏迷,血小板测定常在30×109/L以下,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