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八、收益法的基本前提
1.收益法涉及到三个基本因素:
(1)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R i或A)
(2)折现率或者本金化率(r)
(3)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n)
2.应用收益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1)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R i或A)
影响预期收益的主要因素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应该比较明确,评估人员可以据此分析和测算出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
(2)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r)
不同的收益,可能有着不同的风险,所以两个被评估资产即使估计在未来的收益基本相当,可是由于风险不一样,大家肯定会选择购买风险低的资产,或者说大家会认为风险低的资产的价值更高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从资产股价的角度看,不同风险的收益需要使用不同的折现率计算现值。
(3)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n)
知识点九、收益法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参数
(一)收益法的基本程序
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其基本程序如下:
1.搜集验证与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有关的数据资料,包括经营前景、财务状况、市场形势、以及经营风险等;
2.分析测算被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
3.确定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4.分析测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持续的时间;
5.用折现率或资本化率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
6.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从评估实务的角度看,第1-4步比较关键,涉及到收益法计算的3个关键因素:收益额、收益年限、折现率;但是我们考试主要是根据已知条件按照以上第5步骤来计算被评估资产的价值,所以反而是第五步最重要。
(二)收益法的基本参数
1.收益额
(1)收益额是资产在正常情况下所能得到的归其产权主体的所得额。
(2)资产评估中收益额的特点。
①收益额是资产未来预期收益额,而不是资产的历史收益额或现实收益额;
②用于资产评估的收益额是资产的客观收益,而不是资产的实际收益。
客观的收益就是根据各种变量、因素合理估计被评估资产的收益;而现实收益中可能包括不合理的因素。
(3)资产的收益额表现形式有多种,不同种类资产的收益额表现形式不同,需要合理选择收益额的种类
2.折现率
(1)从本质上讲:
折现率是一个期望的投资报酬率。是投资者在投资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对投资所期望的回报率。
(2)从构成上看:
①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②无风险报酬率
指没有投资限制和障碍,任何投资者都可以投资并能够获得(事实上,就是没有风险)的投资报酬率。
实务中,可以使用同期国库券利率或者银行利率。(实际上考试的时候现在都是直接采用国债利率,并不进行换算。
③风险报酬率
根据所投资的行业所面临的行业增减、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种风险要测算这项交易所承担的风险。
(3)资本化率与折现率的关系:
①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②但是二者适用场合不同。习惯上人们称折现率是将未来有限期的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r),用于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现,资本化率则是将未来永续性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r)。
③二者是否相等,主要取决于同一资产在未来长短不同的时期所面临的风险是否相同。
3.收益期限
根据在持续使用的能力,在未来多长时间资产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未来的预期收益。
可以是1年、2年、5年有期限,也可以是永续无期限。
通常以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