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广义的学前时期一般是指( )。
A.O~3岁
B.0~6岁
C.O~16岁
D.0~18岁
2.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作品分析法
3.先学前期是指( )。
A.O~1岁
B.1~3岁
C.3~6岁
D.6~7岁
4.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5.当儿童在生理和活动能力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心理发展跟不上这种变化,导致其内心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混乱。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行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是( )。
A.关键期
B.转折期
C.敏感期
D.危机期
6.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 )。
A.中央
B.边缘
C.上部
D.下部
7.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
8.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9.眼手协调的动作出现在( )。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10.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11.原始的记忆因素是( )。
A.自然条件反射
B.习惯化
C.人工条件反射
D.重学记忆
12.语词记忆大致出现在( )左右。
A.2岁
B.6个月
C.6~12个月
D.1岁
13.被动使用记忆策略的阶段大致出现在( )左右。
A.2岁
B.4~5岁
C.5~7岁
D.7~8岁
14.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
A.随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不随意想象
D.相似想象
15.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
A.0~2岁
B.2~3岁
C.3~6岁
D.5~6岁
16.( )是托儿所教育的特殊教育对象所决定的,也是托儿所集体教养的核心。
A.以保为主,保教并重
B.个别教育为主
C.集体教育为主
D.家园配合
17.( )的儿童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更不具备交往技巧,逃避群体,孤僻、沉默,被同伴和成人所忽视。
A.被抛弃型
B.受欢迎型
C.被忽略型
D.被拒绝型
18.“小班要培养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该目标属于幼儿园教育的( )。
A.短期目标
B.幼儿园教育目标
C.活动目标
D.中期目标
19.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提出( )。
A.教学做合一
B.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
C.做学教合一
D.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20.1岁半以后的儿童可以选择的游戏材料有( )。
A.流动的小球
B.摇铃、摇棒
C.有人脸的图片
D.大画纸、彩色笔
21.从( )起,我国幼儿园教师实行聘任制。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22.通过( )可以使教师和儿童、家长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
A.家长学校
B.开放日制度
C.家访
D.家长会
23.在需求期阶段,家长表现出( )。
A.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
B.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
C.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呈上升趋势,有接受教育指导的强烈愿望
D.比较关心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关注儿童在园所的表现,而较少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24.( )创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牧区。
A.流动幼儿园
B.儿童游戏场
C.巡回辅导班
D.游戏点
25.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
A.中国
B.英国
C.丹麦
D.美国
26.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 )中。
A.《爱弥儿》
B.《母育学校》
C.《教育漫话》
D.《人的教育》
27.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
A.社会活动
B.人类社会的活动
C.人类自发的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8.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 )。
A.游戏
B.学习
C.上课
D.运动
29.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 )的教育环境。
A.自由
B.集体
C.温馨
D.有秩序
30.(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简析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因素。
3.学前儿童思维具体形象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简述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5.简述保育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口语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2.论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幼儿婷婷今年3岁,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妈妈教会她5+3=8之后,问她3+5等于多少,她居然说自己不知道!妈妈摇摇头,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么笨呢?
请问:这一案例揭示了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原因。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2.晚饭后,小朋友都到活动区玩玩具,等待家长的到来。只有媛媛小朋友躲在厕所里哭着不肯出来。我(老师)走过去,轻声问她:“你怎么了,可以告诉我吗”?她说:“刚才上厕所时,我的裤带几太紧,脱不下来,所以……”听了孩子的一番话,我向她笑了笑,说:“没关系,别的小朋友不知道,老师替你保密,咱们不跟别人说。”她听我这么一说,马上点了点头。为让她放心,我还跟她拉勾儿,发誓保密。
我把她带到寝室,帮她把裤子换下来,盖上被子,等她家长来接她。我看她表情很不自然,便问她:“你在家帮妈妈干活儿吗?”她马上兴奋地说:“我有时帮妈妈干活儿,妈妈夸我是好孩子。”我说:“老师也觉得你很能干,是个好孩子。不小心尿一次裤子算不了什么,以后有尿要早点尿,不要穿裤带太紧的裤子,万一解不开裤带要及时告诉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老师小时候也尿过床呢,每个大人小时候都尿过床,也都尿过裤子!”她听了先是一脸的惊讶,随后露出了轻松的笑客,笑得那么真诚。
以上案侧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德育过程的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请结合案例具体说明老师的言行如何体现了这一原则?
五、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共30分)
1.请为幼儿园托(小)班设计一份“我爱幼儿园”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