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泉
高考刚刚结束,不仅全民关注,而且在媒体上也成为一个沉重话题。很多围绕高考的日常报道都突破了以往的尺度。比如,母子俩至考场门前迟到两分钟被关门外,母亲下跪求情未果;父亲病逝已有时日,但怕影响孩子高考,母亲一直没有告诉孩子;母亲因女儿参加高考,早前就给楼上邻居送水果,恳求对方晚11点后不要用抽水马桶……
凡此种种,除了让人们深切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外,还值得人们反思:高考怎么就增加了如此浓烈的悲壮气氛?网上的议论已透露出公众不解的情绪,如迟到求情一事,主张坚持原则、按规矩办事的网友在人数上占了上风;对于因自家孩子参加高考就提出限制邻居如厕请求的母亲,一些网友也建议她先帮助女儿调整心态,克服过敏状态。
笔者认为,高考是重要的事,但只限于考生和招生高校。这些年来,高考越来越被重视。政府和社会对高考更多关注,对考生及家长更多呵护,如为给高考让路推迟会议、出动警车为迷路考生开道等。对此,考生和家长要心存感激,尤其是考生面对社会的关爱、照顾要有知恩图报之心,切不可以为高考真的就是“天大的事”,提出种种不当要求。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真正决定高考成绩高低的一是平时学习是否扎实、复习是否合理,二是考生心态是否正常,临场是否冷静乃至于适当放松。对考生来说,重视高考就要充分准备,如果连去考场的路都记不住还考什么大学?如果连准考证都忘记带,那么考生是否也要反省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