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特级教师毛荣富
这是一道直指学生内心的好题目
“这个题目出得好,但对学生来说有难度,这个题目如果能使学生觉醒,就能唤起他心灵深处很多感悟。”语文特级教师毛荣富点评说,这是直指学生内心的一道题目。在他看来,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道作文题的出现显得难能可贵。
“应试教育常常把学生感知世界个性化的东西扼杀了,如今,教育的同质化、模式化太严重,学生常常忘了关注自我的内心,把内心的微光忽略了。 ”毛老师说,这道题非常切合学生的需要,它能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东西,从点滴处、寻常处、细微处寻找生活的幸福。
在毛老师看来,凡是善于生活、思维敏感、善于写作的人,对于心灵中细小的反应和变化都能及时捕捉,产生思想、发生感情、形成文字。 “学生可以联系自己身边的事,写成文章,但要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不太容易。 ”
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
材料的核心在后半部分
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点评说,高考作文的材料从抽象到具象,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微光是什么,这是人的内心中萌发的最美好的东西。这些微光,往往不太会引起人的注意,也非常容易被忽略。对于那些有追求的人,会发现这些闪光的东西,使得它变得更炫目。普通人为什么会忽略这些微光?可能是因为普通人的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微光都是非常宝贵的。高中作文题目中,最关键的部分在后面:考生要从天才的作品中,回到原始状态,从而使自己得到启发。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苹果坠落。对于这个普通的现场,很多人都表示司空见惯,却引发了牛顿的兴趣,并不断地加以研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建平中学高级教师盛新
这道题难度系数较大
建平中学高级教师盛新指出,这道题难度系数较大!考生首先可以在脑海当中还原一幅画面,并找出自己舍弃“微光”的原因:是自信不够,还是因为遗忘?杰出人士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将平时产生的灵感沉淀、升华;而平凡人则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缺乏自信,只有在别人提起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也曾产生过这样的灵感。下下者有上上智,我们也可以成为天才,也要做到让“微光”变成“太阳”。
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沈国全
对微光的理解是要点
“从这道作文题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不论是上海高考的阅读题还是作文题都越来越走向内心,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这是一种趋势。 ”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沈国全说,这道题目中的微光有多重含义,包括理想、创意等等,不能穷尽,对微光的理解是材料的要点。另外,这篇材料中有个转折词——而,显然强调了人们对内心微光的重新认识。
在沈老师看来,“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这句话强调了微光的价值和共性。“比如人的欲望、内心想法可能会与社会规范、社会现实发生冲突,对自我的坚持,最后很可能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