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山东省《小学心理学》全真训练题九(附答案)(1)

2012-05-31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1921年,( )发表了《科学的心理学概论》,对反对心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潮起到了积极作用。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克

  c.维果斯基

  D.布隆斯基

  E.鲁宾斯坦

  2.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包括( )。

  A.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B.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C.概括性强

  D.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

  E.注意范围较小

  3.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思维成分

  D.意志成分

  E.态度成分

  4.我国心理学家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个阶段。 静

  A.10

  B.9

  C.8

  D.6

  E.5

  5.学生学习的特点包括( )。

  A.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B.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

  C.具有完全主动性

  D.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E.以掌握书面知识为重点

  6.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对学习作了分类,包括( )。

  A.言语信息的学习

  B.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态度的学习

  E.运动技能的学习

  7.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是( )。

  A.效果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E.动机原则

  8.知识学习的作用包括( )。

  A.学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B.思维成熟的基础

  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D.人生走向成功的捷径

  E.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9.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可分为( )三个阶段。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掌握

  E.运用

  10.合理地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

  A.及时复习

  B.适当的超额复习

  C.合理复习

  D.强化复习

  E.突击记忆

  11.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所具有的特点有( )。

  A.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的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B.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肉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C.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D.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肉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E.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12.不同的学习者练习曲线的共同特点表现在( )。

  A.开始进步快

  B.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C.后期进步较慢

  D.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E.总趋势一直是进步的

  13.下列关于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

  A.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B.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C.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D.总体来看,是从依附型向自觉型、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务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

  E.从整体来看,小学生的关键年龄在13岁左右

  14.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直觉的道德情感

  E.认知的道德情感

  15.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 )。

  A.“接受”,即注意,如学生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

  B.“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

  C.“评价”,即按价值准则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

  D.“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

  E.“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个人的性格的一部分

  16.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其特点包括( )。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意志性

  E.表征性

  17.在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为了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取的策略是( )。

  A.建立问题表征

  B.问题类比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E.手段——目的分析

  18.瓦拉斯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阶段包括( )。

  A.准备期

  B.酝酿期

  C.豁朗期

  D.转折期

  E.验证期

  19.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的水平。

  A.学习态度

  B.学习兴趣

  C.学习忠诚度

  D.学习爱好

  E.学习动机

  20.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远景性内驱力

  E.近景性内驱力

  21.下列选项属于认知策略的有(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E.时间管理策略

  22.画线属于复述策略中哪个过程中的策略?( )

  A.识记过程

  B.保持过程

  C.精细加工过程

  D.元认知策略过程

  E.资源管理策略过程

  23.( )常见于归纳式的学习中。

  A.水平迁移

  B.正迁移

  C.负迁移

  D.自上而下的迁移

  E.自下而上的迁移

  24.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即可产生( )迁移。

  A.水平迁移

  B.正迁移

  C.负迁移

  D.特殊迁移

  E.普遍迁移

  25.被看作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是贾德的( )。

  A.记忆实验

  B.量杯实验

  C.“水下击靶”实验

  D.动物开笼取食实验

  E.教学实验

  26.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起来有( )。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做到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

  c.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和适应能力

  D.具有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E.具有健全的人格

  27.习惯上,人们用( )分别指称几类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

  A.心理压抑

  B.心理困扰

  c.心理障碍

  D.心理痛苦

  E.心理疾病

  28.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 )。

  A.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B.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C.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D.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E.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和小组辅导

  29.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取决的因素有( )。

  A.教师自身的因素

  B.学生的人格特征

  C.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

  D.学生的归因风格

  E.学生的自我意识

  30.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 )。

  A.改变教学模式

  B.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C.微格教学

  D.进行专门训练

  E.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__________差异和___________差异两个方面。

  2.我国心理学家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类。

  3.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现的。

  4.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__________。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而完成的。

  6.个体行为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此时态度和品德处于__________阶段。

  7.目前比较公认的是以 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

  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处于最顶端的需要是__________。

  9.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人发现,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___。

  10.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1.__________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12.艾里斯曾提出__________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__________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13.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14.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__________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__________的倾向性。

  15.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三个阶段。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与生俱来的。

  2.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3.重复学习的频率愈多,保持的百分率愈高。

  4.判断一个人的品德状况应该根据他的表白或看法。

  5.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是单独起作用的。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2.什么是学习?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4.如何保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运用惩罚和奖励要注意的问题。

  2.论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