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山东省《小学心理学》全真训练题七(附答案)(1)

2012-05-30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的是( )。

  A.学习实质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条件

  E.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

  2.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学媒体的是( )。

  A.板书

  B.书本

  C.投影仪

  D.录像

  E.计算机

  3.下列选项中作品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

  B.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

  C.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D.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

  E.A.

  B.彼得罗夫斯基《年龄和教育心理学》

  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包括( )。

  A.阶段性和连续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同一性

  E.差异性

  5.根据我国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少年期所对应的年龄阶段是( )。

  A.1~3岁

  B.0~1岁

  C.6、7岁~11、12岁

  D.11、12岁一l4、15岁

  E.14、15岁~25岁

  6.关于皮亚杰及其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B.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C.认为所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D.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E.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

  7.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人格发展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这8个阶段的是( )。

  A.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B.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E.勤奋感对自卑感

  8.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 )。

  A.学习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容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

  B.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C.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D.学习材料可以是超出学习能力之外的知识

  E.学习者不必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9.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分类属于( )。

  A.言语信息的学习

  B.智慧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态度的学习

  E.运动技能的学习

  10.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复习强化方式属于( )。

  A.定时距式的强化程式

  B.变时距式的强化程式

  C.变比率式的强化程式

  D.定比率式的强化程式

  E.即时强化的强化程式

  11.看见路上的垃圾就绕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这种行为是( )。

  A.回避条件作用

  B.逃避条件作用

  C.消退

  D.惩罚

  E.强化

  12.儿童在熟悉了“胡萝卜”、“豌豆”和“菠菜”这类下位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派生类属

  E.相关类属

  13.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包括( )。

  A.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

  B.知识的难易程度

  C.智力活动水平

  D.课题性质

  E.人的态度

  14.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归属学习

  E.并列结合学习

  15.按照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学习过程是从对( )开始的。

  A.感觉经验本身

  B.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知觉

  D.理解新信息

  E.言语直观

  16.从识记的角度来看,死记硬背属于(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E.集中识记

  17.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体现在( )。

  A.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B.采用集中与分散训练的方式培养

  C.教师在集体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D.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E.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18.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心智活动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的阶段是( )。

  A.活动的定向阶段

  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E.内部言语阶段

  19.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指的是( )三个阶段。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自动化阶段

  E.内部言语阶段

  20.( )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A.家庭教养方式

  B.认知失调

  C.社会风气

  D.态度定势

  E.道德认知

  21.(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认知

  E.道德意识

  22.在教学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有( )。

  A.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B.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C.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D.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E.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23.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蒙”的方法来想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是搜寻解法中的哪个 策略?( )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E.解法的执行与评价

  24.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言语暗示

  D.情绪唤醒

  E.知识水平

  25.如图,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填人图中问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需要

  B.知识需要

  C.审美需要

  D.理想需要

  E.动机需要

  26.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的记忆术是( )。

  A.位置记忆法

  B.缩简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语义联想

  E.视觉想象

  27.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人发现,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两头慢,中间快

  D.两头快,中间慢

  E.两头快,中间快

  28.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

  A.精选教材

  B.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D.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E.教学程序的安排不应考虑迁移规律的存在

  29.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此即理性辅导方法。提出该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加涅

  C.加里培林

  D.奥苏贝尔

  E.艾里斯

  30.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具有的特征有( )。

  A.简洁

  B.灵活

  C.课时计划往往依赖于课程的目标

  D.具有预见性

  E.以学生为中心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1980年初 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式出版,该书反映了中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般观点和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某些成就。

  2.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意志成分。

  3.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 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的过程。

  4.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是一种___________上的变化,而___________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5.“___________”策略,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求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念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6.如已经掌握了“铜、铁、锌导电”的知识,再学习“金属导电”属于知识学习分类中的的学习。

  7.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___________ 。

  8.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___________、操作整合、___________四个阶段。

  9.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用___________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一步是关键。

  10.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个水平是前习俗水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___________、可逆性阶段、 。

  12.创造性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独创性。

  13.“PQ4R”阅读策略,包括预览、___________、阅读、___________、背诵、___________等六个步骤。

  14.最早对学习迁移作出系统解释的是___________ 。

  15. 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

  1.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变的。在具体个体身上不存在阶段的特殊性。

  2.理解过程就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

  3.进行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可以取代或脱离课堂教学。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5.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知识理解的水平?

  2.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3.学习策略训练可采用哪些方法?

  4.什么是小学生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哪些?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途径?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2.试述学习需要的形成因素以及学习需要的培养措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