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燕明,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眼下资本市场上的明星级人物。不久前,他一手创办的立思辰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从经营办公设备,转型做办公信息系统外包服务,靠着商业模式创新,立思辰跳出了传统行业低利润、低价值的恶性竞争。这个源于2004年的战略转型,最终决定了今天立思辰的命运。
做了回好学生
2002年,已在办公设备领域小有所成的池燕明,真切感受到市场开放后的竞争压力。办公设备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优秀人才也不容易找到。自从1988年在清华靠勤工俭学开办第一家复印社以来,他第一次有了危机感。
下一步到底该往何处走?他做出一个今天看来十分明智的决定—重回母校清华攻读EMBA,成为清华首届EMBA学生。“当时很犹豫,几十岁的人重新去读书,放弃工作、休息,甚至是陪客户的时间,又是很辛苦的事,真怕自己坐不住。”池燕明说:“但在当时,企业下一步如何提升,对未来的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等方方面面,都比较困惑。过去没学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很担心我的能力、思想、意识会阻碍公司的发展。”
“读EMBA的两三年,说实话,我还真做了一回好学生。因为学习有针对性,能够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今天回想起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在他准备离开开学典礼的会场时,他特意回头瞄了一眼巨大红色横幅上给他触动很深的那几个字,“打造行业领袖”。
“当时我想,我们都很平凡,公司也不大,该怎么去做行业领袖?”今天,成功登陆创业板,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富士施乐,池燕明仍不敢轻言行业领袖,他最多把立思辰说成一个先行者,一个依靠创新给行业带来新动力的探索者。而那个独特的瞬间,被他解读为做一家卓越公司的励志过程。“如果不是那几个字的激励,如果那几个字换成别的,可能今天的立思辰将走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