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山东省《小学教育学》全真训练题二(附答案)(2)

2012-05-24 

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D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2.BCD

  【解析】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前者教育内容有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C

  【解析】杨贤江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其代表作《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阐述教育理论的书籍。

  4.AD

  【解析】学校教育出现的条件之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可以脱离劳动,从事教育活动。之二是文字的出现,使生活经验可以积累成为可能,有了足够数量的积累后就需要教育去传递。

  5.C

  【解析】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6.ABCE

  【解析】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趋势有自动化、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的趋势。

  7.BCE

  【解析】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

  8.B

  【解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完全被动的接受外在的影响。环境对于人来说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9.C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10.ABC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由此可以判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基础性。教育性不是素质教育的特点,应试教育也有教育性,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11.A.

  【解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12.ABCD

  【解析】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1)计划能力;(2)组织实施能力;(3)协调能力;(4)常规管理能力;(5)思想工作能力。

  13.BCE

  【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精深的学科知识;(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

  14 ABD

  【解析】中小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组织教师进修时要以短期为主、业余为主和自学为主。

  15.ABDE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的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

  16.ABE

  【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两部分内容:指定性与非指定性内容。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四大领域。

  17.B

  【解析】按制定者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长期以来我国课程采取国定制形式,当前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一格局。

  18.B

  【解析】效度是指测验是否测出想要测量的东西及其程度。

  19.A

  【解析】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学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及学科知识逻辑顺序进行,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发展,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0.D

  【解析】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1.B

  【解析】。说课是一种上课模拟训练。

  22 C

  【解析】柯尔伯格以“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为理论依据提出道德两难故事法。

  23.D

  【解析】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要求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4.ABCDE

  【解析】班主任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建设班集体、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学习和生活指导、召开班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25.ABC

  【解析】班级管理中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

  (1)机构建设与任务落实。根据需要建立班委、队委、小组、值日分队等机构,把任务层层分解下去,保证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2)人员安排与指导教育。用人上要求,一是用人之长,锻炼为主,二是分工负责,团结协作。

  (3)行为协调与工作控制。通过协调人员关系与力量关系、纠正人员行为实现。

  26.ABCD

  【解析】班集体的作用有:(1)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7.D

  【解析】问卷调查是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

  28.A

  【解析】个案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对特殊或典型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来认识该案例的现状或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

  29.ADE

  【解析】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它包括:(1)报告和讲座;(2)各种集会;(3)各种比赛;(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5)社会公益活动。

  30 B

  【解析】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二、填空题

  1.《论演说家的教育》 2.学制

  3.产婆术 4.环境

  5.政治经济制度 6.政治经济制度

  7.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8.培养要求

  9.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10.教育机智

  11.课程资源 12.循序渐进

  13.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14.《大教学论》

  15.组织实施

  三、判断说明题

  1答:正确。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以系统化的形成作用于学生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2.答:错误。

  学校文化是一种有意安排或特意引导而形成的文化,它对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人,尤其对学生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具有巨大的作用。校风的影响更为明显。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校风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良好的校风对师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答:错误。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决定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4.答:错误。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包括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目标,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答:正确。

  惩罚——是通过对学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内疚、悔恨的体验,进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合理的惩罚能引起学生的痛苦体验和认真反思;有助于学生及时终止和纠正自己的不良品德和行为。

  四、简答题

  1.答:(1)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他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2分)

  (2)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1分)

  (3)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2分)

  2.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分)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分)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1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具有主动作用。(1分)

  3.答:我国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有:

  (1)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1分)

  (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1分)

  (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1分)

  (4)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1分)

  (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1分)

  4.答:一项优秀的教育叙事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事件真实可信;(1分)(2)情境典型有意义,反思深刻独到;(1分)(3)叙述清晰,细节描写生动,一tk,理刻画细腻,矛盾冲突突出;(1分)(4)主题鲜明;(1分)(5)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迪意义。(1分)

  五、论述题

  1.答: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要搞清楚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4分)

  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出现的误区:(0.5分)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1.5分)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1.5分)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学生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1.5分)

  (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1 5分)

  (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1 5分)

  (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1.5分)

  (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1 5分)

  2.答:(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能力;(3分)

  (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2分)

  (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2分)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2分)

  (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2分)

  (6)较高的教育机智;(2分)

  (7)教育科研能力。(2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