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与处理是在考核周期结束后,对实际绩效与计划绩效间差异的正式评估,形成《述职报告书》,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强制比例分布处理。绩效数据的收集和统计是进行绩效评估的第一步,被考核者对上一季度的经营情况进行述职,接受质询、提出问题并寻求支持和帮助,然后开展民主评议和综合评议工作,最后计算各部门、岗位的考核得分,考核得分要进行相应处理,进行强制比例分布并转换成考核系数。
绩效反馈与申述是在考核周期结束后,对实际绩效与计划绩效间差异的正式评估,目的在于探寻如何改进和提高今后的绩效,并形成《绩效面谈记录表》和《绩效申诉记录表》。绩效面谈过程中双方通过充分沟通,上级帮助下级分析问题、克服困难、不断提高,当被考核人对自己的考核结果表示异议时,可以向薪酬考核委员会提出申诉。
绩效结果应用是在绩效评估后,将考核结果处理与分级。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提出工作改进意见的依据;作为工资晋级和绩效奖金的依据;作为其他形式奖励的依据:如:特别奖、福利、期权,等等;作为晋升、降职、异动、淘汰的依据;作为管理者职业发展的依据:根据其业绩表现,综合其能力、潜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发展、使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