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发生后,除了依托人民调解机构进行调解外,还有没有更恰当的解决方法?”5月15日,市人大代表渝中区联系组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将引入保险机构,以解决医患纠纷中谁来“埋单”的问题。
在医院设灵堂、拉横幅,殴打医务人员,逼迫医务人员在死者灵前集体下跪……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医患纠纷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发生医患纠纷后,有的患者及其家属不上法院起诉,不找律师,以闹来向医院索要高额赔金,这样的行为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对于这种以闹来解决医患纠纷的方式,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廷玉很无奈。渝中区卫生局局长刘平则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归咎在看病贵、患者及其家属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社会缺乏相应的救济途径等方面。
“医疗责任保险机制的缺位,导致医患纠纷调解难度大,调解成功率不高。”渝中区司法局局长卫强称,我市自去年出台《医疗纠纷处置办法》以来,所有区县均建立起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尽管建立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但由于我市尚无保险机构开展医疗责任保险,一旦发生医患纠纷,面对患方的索赔,也只能由医院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