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尖瓣区
可分为三种:①功能性:常见,可见于发热、轻中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剧烈运动等。其特点是呈吹风样,性质柔和,2/6级,时限较短,较局限,原因去除后杂音消失。②相对性:由于左室扩张,引起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而产生杂音,见于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杂音呈吹风样,柔和,不向远处传导。③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乳头肌功能失调等。杂音呈吹风样,高调,性质较粗糙,常在3/6级以上,持续时间长,占据整个收缩期,可遮盖第一心音,常向左腋下传导,吸气时减弱,呼气时加强,左侧卧位时更明显。
(2)三尖瓣区
杂音可分为两种:①相对性:多见,大多数是由于右室扩大引起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产生杂音。杂音吸气时增强,呼气时减弱。此杂音随右室增大可传导至心尖区,易误诊为二尖瓣关闭不全。②器质性:极少见。
(3)主动脉瓣区
杂音可分为两种:①器质性:多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特点为喷射性、吹风样,强度呈菱形变化,不掩盖第一心音,性质粗糙,常伴有震颤,杂音向颈部传导,伴A2减弱。②相对性: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病等。杂音较柔和,一般无震颤,可沿胸骨右缘向下传导,常有A2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