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味追求名校要结合自身情况
“学生都喜欢报名牌大学、重点院校的研究生专业,可名牌大学的录取分数也都非常高,如果你的学习不好,还这样报考肯定不行。在选择学校时,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考院校。
由于名校的名气大、牌子硬,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都不错,且大都在其他院校之前自主招生,还可以调剂,同等条件下,一般会优先考虑报考。所以,每年报考名校的学生比较多,考试竞争非常激烈。考生一定要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再确定报什么学校。
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不仅要弄清自己的”家底“,而且还要摸清报考院校的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目前,我们国家共有各类高校1000多所,而多数院校都是普通院校。考生在报名时,最好查查该校的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还要看看该校历年报考的人数、录取的比例、分数等。同时,还要分析一下当年考研的形势,查查报考该院校的考生的数量及录取的比例,预测一下报考该校竞争的激烈程度及自己在众多报考该校的考生中的排位,分析自己距离该校录取分数的差距和需要再努力的程度。
“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刘汴生主任说,如果考生不自量力,非要孤注一掷,报考名校,那么,结果应该是可以预测的。如果自己选择的眼花缭乱,乱了阵脚,不妨借助考研机构,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帮你挑选出一些比较合适的学校,然后自己再二次筛选,确立目标是第一步,目标确定了我们学习才有更强的动力。
选专业须看兴趣
一般而言,大部分学生在读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对一生所从事的职业影响重大,而人的一生所干事业与人的兴趣爱好又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选择考研所报专业时,个人兴趣、爱好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不喜欢某个专业,即使考取了研究生,不仅学习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如果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往往在复习时能够得心应手,学着轻松,也容易有所成就。考研应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
选报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容易发掘考生的潜质和特长。当考生对某个专业非常感兴趣,他就会非常投入、非常用心地去研究、去学习,这样往往会超常规发挥,使其才华和能力施展得淋漓尽致。
考生在报考时,要考虑所选择的专业是否与自己特长相匹配,自己是否真的希望能在该专业领域发展,同时又要兼顾考生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在合理范围内应尽量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