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提示:
长虹电子集团公司1996年在全国掀起的降价风潮是企业把定价策略作为市场竞争主要手段的经典例子,通过本案例,有助于加深对价格竞争的理解,但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更重要的可能是某些非价格因素,同时价格竞争产生的积极作用的前提是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性。
在我国,有为数众多的生产厂家,在1995年我国彩电市场处于混乱的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造成了很多彩电生产厂家产品积压,但在世界范围,以松下、索尼、三星、飞利浦为首的几家巨型跨国企业垄断着彩电市场的主要份额。外国厂商对国内厂商的冲击越来越大,国内企业只有通过迅速成长的方式,才能建立与国外厂商抗衡的基础,彩电行业才能走向成熟。
长虹公司做出大幅度降价的决策,主要是为了迅速增加市场占有率,按管理经济学中定价因素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其降价策略的基础,首先,成本因素是降价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价格高于成本,企业才能盈利,才能保持长久的发展。长虹公司到1996年降价前,其生产能力已跃居同行业前列,具有大规模生产带来的降低成本的规模经济优势。此外,长虹公司将每年销售额的3%用于科技投入和不断加强企业管理能力,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与同行其他企业相比,长虹公司之所以率先降价,企业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固然必不可少,但其具有的成本优势不能说不是支持其决策的基石。也是保证其价格降低后,仍能通过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盈利的基础。同时,降价还要考虑市场因素;(1)从市场需求角度,彩电对中国人来说在现阶段属于高档消费品范围,具有较强的需求弹性,消费量的变化对价格比较敏感,降价有助于增加企业的产品的销售量,(2)从市场竞争角度。长虹公司推出大规模降价行动后,其竞争对手反映有一定的时滞,为长虹公司占有其他公司产品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由其国外公司反映更加缓慢。国内彩电厂商先后采取的降价措施给国外品牌的彩电造成了很大冲击。从心理因素的影响来看,消费者心理上对进口彩电信赖度较强,国外厂商有品牌优势,长虹公司只有通过拉开与进口彩电的价格,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思考题:
1. 长虹公司降价与企业经营收益长期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2. 降价后企业获得的市场在其他企业也相应降价后如何保持?
3. 谈谈对“价格大战大赢家”理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