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内容“心中有读者”
“浓墨重彩”讲生活:大学四年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学习经历,也是一个生活阶段。斯坦福为了拉近与生源的心理距离,增强亲切感,在宣传册前面先介绍了校园生活,如校园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使用自行车、滑板、电动车等的人多吗?周边地区文化、资源如何?课外可以参加些什么社团活动、体育锻炼……在斯坦福传统里,有些项目颇不寻常,如“当乐队演奏《All Right Now》时跳跃”、“满月时,高年级学生在Quad亲吻新生”……这些内容可能会引起高中生的注意。
“轻描淡写”讲专业:与国内高校连篇累牍地介绍院系、专业不同,斯坦福78页的宣传册中仅4页在讲专业。首先是一个学院与专业列表,然后介绍了各学院的排名,简略、直观地摆出专业数、教师数、学位项目数等数据。高中生及家长大多对专业并没有深刻认识,罗列再丰硕的科研成果、再前沿的课题研究,摆在阅读者面前也只是一翻而过,他们能看懂也最关心的是媒体排名等直观的信息。
斯坦福也讲研究,但和国内大学一讲研究就罗列有什么重点实验室、承担了什么课题、有什么研究成果的思路不同,它摆放的仅仅是学生照片和各种高中生能读懂、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如:发展中国家如何获得负担得起的救命药物?海洋如何帮助我们控制气候变化?……引起阅读者兴趣后,斯坦福又讲了学生研究可获得的资助和资源。
“朴实无华”讲培养:与国内高校宣传册中充斥“培养模式”这样大多数高中生和家长看不懂的“术语”的情形不同,斯坦福直截了当地列出希望培养的观念、品质,如把脉环境、服务精神等,遣词造句简朴,并写清楚了可以通过什么机构、组织来实现。
“精挑细选”讲课程:斯坦福列出的不是全部课程列表,而是图文并茂地选出一些新生可能感兴趣的新生研讨课主题。并且引用学生的肯定,附上其课程学习的照片,来吸引生源、增强说服力。
“画龙点睛”作总结:在宣传册最后,还给出了一段总结陈词,即封三上有“关于斯坦福的事实”,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师资(含生师比等)、学生情况、学位项目(包括学院与专业领域等)、住宿生活、体育项目(即体育学院)、校外学习、探索校园、招生(包括申请截止日期等)、经济资助、联系信息(包括本科招生办公室的地址、电话、电子邮箱、网址等),最下面有对招生无歧视原则的说明和能够回答有关咨询的人及其联系方式。如此的梳理,方便阅读者快速查找关键信息。
“不值钱”的招生宣传册
尽管制作精美,但和美国绝大多数高校一样,斯坦福大学的招生宣传册没什么“身价”。学校不仅主动寄送给部分“目标”生源,而且对任何索要的人都慷慨大方,不管对方成绩几何、身在何方,都一一贴钱寄送。招生网站首页上,学校还提供了宣传册电子版的下载链接,有兴趣的人随时可以下载到最新版本。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子版本为PDF格式,斯坦福在下载页面还特别说明该文件需要用什么软件打开,并贴心地提供了软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