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关注划线句前后
长篇文章中会出现很多对划线句的理解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其实很简单,答案一般在划线句的前后不超过两句话里会出现。对于询问划线部分理由和内容的问题,线索就在划线部分邻近的地方。我们在理解划线部分含义的基础上,要重点考察划线部分前后的内容,这可以帮助我们得出结论,找出正解。
⑦预测式阅读
预测式阅读是在阅读过程中假想下文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根据已经了解的内容加上一般常识进行符合逻辑的预测。预测之所以能够提高阅读效率,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期待。带着这种期待去读下文,人们就会努力为自己的预测寻找证据。继续阅读下文时,预测要么被肯定,要么被否定。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会加深我们对原文的理解。
四.综合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1. 内容构成及考察目标:这是改革后新增的题型。要求考生阅读并比较两篇以上600字左右的文章,一边比较一边综合理解文章内容。
2. 做题时间分配:
N1考生回答长文阅读理解题的时间建议总体控制在10分钟以内。
3. 答题技巧:
①注意观点态度
综合理解题通常不纠结于细节,提的都是比较宏观的问题。所以做题时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分析文章的脉络,理解作者的深层含义,抓住文章的主题。比如这两篇文章都涉及到的内容是什么?针对这一主题两个作者分别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等等。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两篇文章的内容、主题、观点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两个作者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如何,是赞成?还是批判?亦或是不明确?
②锁定高频词
反复出现的词汇,是作者一直在运用的词汇,是作者思考的重点。要特别注意含有这类高频关键词的语句。这种语句中经常会出现对关键词的说明或作者的主张。
③辨析核心内容
作者写作时常常会用相近的词语表达相似的内容。当相似或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时,这即是作者主张的核心。作者通常都希望读者理解自己主张的重要部分,因此会从各种角度来对核心内容加以说明。这些重复的表达语句非常重要,切记要加倍注意。
④以作者的视角为准
我们读文章时往往一边看一边会不自觉地产生读后感。做题时一定要分清哪些是作者观点,哪些是自己读后的感受。要抓住作者的观点,不要自己想当然地认为怎么样,要以作者的视角为准。
五.信息检索题的答题策略:
1. 内容构成及考察目标:从广告、小册子、信息杂志报、商务文书、学校公司说明等文本中选取的700字左右的素材。要求考生从中找出必要信息,进行判断选择。
2. 做题时间分配:
N1考生回答信息检索题的时间建议为总体控制在8分钟以内。
3. 答题技巧:
①浏览即可
信息检索题看上去内容很多,文章篇幅很长,貌似比较难以把握。但其实却是最简单的一种题型。不必精读,看的时候先大致浏览一下文章的信息分布即可。
②找到检索条件
阅读文章后面给出的问题,找到题干中给出的检索条件。然后回到文章中,逐个比对选项,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