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其实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也可以做不同的选择,因为从两年缩减到一年有优的地方,比如说从时间上、从金钱上我们知道两年的商学院课程其实是花费不菲的,很多人恐怕经济压力都比较大。另一方面来讲,从时间上来讲,两年缩减为一年很多人是比如说在职去读MBA,可能一年的时间内可能老板会批说给你一年的时间去读书,给你两年有些老板难以做到这一点,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一部分过去可能没有机会读下来的这样情况就能读下来,我觉得这是好的一方面。当然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商学院的课程本身就不是一个像我们说的本科四年的课程,它本身就是一个快餐,像麦当劳一样,这个课本意是想在商界已经搏杀了很多年的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比如说从中级的岗位到高级的岗位去进修一下,从一来年讲我觉得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但是现在去读BBA的很多人有的是大学刚刚毕业,有的人甚至完全想转行去企业界,在这种情况下,一年课程是不太可能给一个人很牢固一个基础或者说很全面一个对商界一个了解。
有人担心随着学制减少会削减MBA专业的核心课程。那什么算是MBA专业的核心课程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学介绍:“比较普遍的大家认同的这些核心课程,比如说营销管理、组织行为、战略管理、公司财务包括一些经济学方面上的课程,最核心课程通常情况下会有个八门到十门、十二门之间吧,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我相信不同商学院如果缩短学制,但是不同的商学院在培养方案这种设计方面我相信不会是相同的。”
这种做法能否缩小短期课程的弊端呢?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学认为,只要学生有管理上的潜质和以管理为职业的追求,本科学什么不应该限制,相反,学生学术背景多样化反而是MBA的一大特点:
刘学:比如说工科培养工程师,管理的话也是培养跟管理的经济相关这些专业领域里边的职业人员,这是管理教育的这样一个目标。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不同的商学院在学生筛选的这样一些标准方面上会有一些不一致,但是的话比较共性的地方都是希望就是说通常不会对学生,比如说本科接受什么样的专业教育,共同的要求是你对管理具有基本的素质,并且在管理企业的过去成长实践中能够证明你具有管理方面的潜质,然后再来基础上借助提升你的这些专业的能力。
一位网友表示,相对于市场成熟的美国来说,我国的MBA教育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都应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市场竞争越激烈对MBA的需求就会越大这一点不容置疑。市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拉大旗作虎皮,还得在质和量上同时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