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27日发布了“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根据“办法”:2012年在上海市报考普通高校本科的考生,须参加“3+1”的统一考试。“3+1”为“语数外”必考,文科生在政、史、地中任选1门,理科生在物、化、生中任选1门总分满分为60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和相关课程科目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也由两天半改为两天。这意味着从前的“综合科目”被取消,上海高考(微博)考生将无需参加综合科目的考试,从前需要复习三门功课,现在专攻一门就可以了。
新浪网高考频道官方微博@高考快讯(微博) 第一时间发布了这条消息以后,立刻被全国网友“猛烈”转发,引发在微博上的热烈讨论。很多微博网友表示:上海考生太“幸福”,希望自己所在地区也这样考。部分地区的同学甚至表示了不满,认为同样是高考,上海的同学比自己少学整整两门主科,这是高考的“不公平”。
其实仔细理性客观的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发现,2012年上海新的高考形式对考生来说其实有利有弊,并非如众多网友想象中那么美好。
利
显而易见,在以往的高考形式下,考生需要复习6门功课,而在上海“3+1”形式下,学生只用复习4门。理科生可以抛弃“物化生”中的两门,文科生可以抛弃“政史地”中的两门。无论是“物化生”还是“政史地”,都是高考复习中的重头戏,去掉其中哪两门无疑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考生的负担。考生只需将精力集中地投入到某一门的复习当中。甚至一些上海同学会选择考比较简单的生物(理)或地理(文),这样就进一步的减轻了高考复习的负担。
然而,上海的3+1考试、总分600分真的那么好吗?是不是如看上去那么“美”?应该看到,这样的考试形式至少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有利,上海考生现实中也很难做到“潇洒”地抛弃最难学的科目。
弊
弊端一:分数差距难以拉开
全国多数地区在综合科目上分值有300分,而上海高考与之对应的只有150分,这对理科科目或者文科科目好的同学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部分同学在高考中指望着综合考试拉开与竞争者的差距,上海的新形式却将分数空间骤然压缩了一半,拉分效果受到限制。就上海本地而言,即使从前综合科目只折合成30分计入成绩,也是一部分同学的优势所在,现在综合科目取消,与竞争者拉开差距的难度更大。
弊端二:更考验偏科生“人品”
“3+1”考试无论从分值方面还是考试门数方面,都将“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强化。对“语数外”成绩很好、文理科目较差同学是福音,对“语数外”相对较弱、文理科很好的同学却是灾难。众所周知,理科加数学好、文科加语英好的学生并不鲜见。如何“偏科”几乎成了一门“技术活”。如果你有幸“语数外”发展全面,理科或文科中有一门特强,那么别怀疑,你一定是“3+1”之下的幸运儿。所以,“3+1”考察学生是否偏科上偏差将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