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资讯 >

湖南考生集体焚书(2)

2012-04-01 
改革教育评价手段、淡化成绩观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公平、宽松的教育环境。

  弟弟妹妹很娇嫩!

  花生郎:切,这么点自习算个毛,我当年高考)时比他们苦得多,要是都像他们那样,我们学校不得把新华书店给烧了!

  网易沈阳市网友:想十几年前,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可大伙都没怎么地啊,现在这90后,可不得了了,抗压能力太差,还容易激动啊。

  对外是狗对内是狼:我高中那会儿,老师也补课,不过老师是免费的,学生是自愿的,大家都很积极。学校没钱交电费,大家晚上就点蜡烛和煤油灯看书,常常过了12点教室里还有光亮,现在想起来很感动也很自豪!感谢当年那些老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升学率是教育的GDP

  无辜的无花果树:哪个教师自虐症热爱补课?还不都是领导逼的!哪个领导撑得尽做出力不讨好还惹人恨的事儿?还不都是教育体制逼的!

  张海英:当地教育部门难道没有发现学校在给学生“恶补”吗?当地教育部门需要政绩,这个政绩就是中考)、高考的升学率。有人把升学率比喻为教育领域的GDP,可谓是一针见血。如果说针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需要淡化GDP,那么,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则需要淡化升学率。

  只烧“修选课本”很纠结

  狄书爱:有学生反映,他烧的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机器人制造、农业技术等“学校统一征订的选修课外书”,即使是一时发泄久积于心底的情绪的时候,他们烧的依然不是考试时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本,可见心底的纠结,因为他们要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主要靠的还是拼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烧不掉难以摆脱的“刚性的”应试教育。烧掉了考试时需要的课本,他们还要花钱再买呢!

  张兰军:“焚书”之后,孩子们该买的书还要买,该补的课还要补,该去应对的方方面面压力、重托、期望等,还得照样去应对。谁又能保证,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不会有更为过激、更出人意料的释压行为?

  “大师之问”愈显遥远

  斯涵涵:老师们、家长们和学生们对补课都已然习以为常。高考又是目前状况下似乎最为公平的竞争方式,于是每个人都没错。每个人都在谴责现行的教育制度,但是没有人敢以身相抵从中抽身,人们都身不由己成了教育机器上的螺丝钉。“进补”填满了时间与空间,使人无暇思考,无心抗争,也令我们的教育愈发“虚火旺盛”,只有钱学森的“大师之问”在拥挤、疾跑的队列之后愈显遥远而回响。

  禁补令: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有教育专家曾感慨说:当前补课泛滥,一方面,牵涉的学校与教师太多,有点法不责众。另一方面,在考分决定一切的现实下,即使教师不想补,家长也要追着补。

  补课俨然成了家长的救命稻草。他们不会让孩子假期“闲”着。而且有的家长假期没有精力教育孩子,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比“闲”在家里打游戏放心得多。

  如果说补课剥夺了孩子的休假权利、异化了师生关系的话,孩子升不了学,或者家长付出高昂的择校费,这未必不是另一种伤害。在优质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还在依靠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今天,孤立地谈禁止补课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如果政府推进教育公平动了真格,改革教育评价手段、淡化成绩观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公平、宽松的教育环境。应试教育氛围逐步被素质教育理念取代,不仅学生课业负担会减轻,补课也会逐步失去赖以存在的现实土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