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其他自主招生学校
题目13:某沙漠通讯班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让他们立即将一份情报送过沙漠。通讯班成员只能靠步行穿过沙漠,每人步行穿过沙漠时间为12天,且每人最多只能带8天食物。假定每人饭量相同,所带食物的数量也相同,问通讯班至少需要多少人才能将情报送过沙漠?怎么送?
答:设送情报的队员为1号、2号、3号队员,3名队员各带8天食物同时出发,2天后3号队员带2天食物返回并把其余4天的食物分给1号和2号,此时1号和2号仍各有8天食物。再过2天,2号队员带4天食物返回并把另2天食物给1号队员,此时1号队员仍有8天食物。1号队员再经过8天可穿过沙漠。所以,至少需要3人送达。
题目14:求证:在一个商场里随机选择6个人,一定有一个3人组,这3人要么相互都认识,要么相互都不认识。(话说这一题目怎么这么像我国最年轻教授刘路破解的“西塔潘猜想”,该理论认为“只要通过6个人,就能认识奥巴马。”)
答:设6人为A,B,C,D,E,F,在平面上每个人用一个点表示,点间用实和虚线段连接,实线段表示端点2人认识,虚线表示不认识。根据抽屉原则,与A连接的5条线段中,必有3条同虚实,不妨为AB,AC,AD。现在考察B,C,D之间的线段,如BC为实,则A,B,C之间全部认识;CD为实,则A,C,D之间全部认识;如BD为实,则A,B,D之间全部认识;如B,C,D之间的线段全为虚,则B,C,D之间都不认识。
题目15:现在电影中常常会出现人类“时空穿越”回到过去的世界,你认为现实世界有可能出现“穿越”吗?设想假如出现了“穿越”会引发什么问题?
答:目前尚没有理论和实验可以证明存在“时空穿越”,我们的运动速度无法超越光速,也就无法回到过去,假如我们以超光速运动,“时空穿越”回到过去的世界,就有可能改变历史,这将导致因果倒置。
题目16:在高楼内部和高速铁路上使用移动电话常常会感觉到通话质量较差甚至会中断,请分别分析其原因。
答:在高楼内部是由于电磁波穿透钢筋水泥结构的墙壁能力差,引起信号变弱甚至完全屏蔽。而在高速铁路上是由于移动电话相对于基站的高速运动形成电磁波传输的多普勒效应,造成频偏,而频偏会引起通信性能的降低。
往年的一些“欢乐”考题
2009年清华
1.《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要求考生先用现代汉语把这段古文翻译出来,再用英语概括其大意,并评论其观点。
网友评论:有创意!英语语文一起考,并评论观点。小说家看到此句,心中或许升起淡淡的忧伤……不过,行行出状元!
2.名词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恒生指数、独孤求败、文曲星、欧佩克、路透社等40个。
网友评论:这些词语说实在话,江郎才尽也不清楚。这些词语如果耳熟能详,将胜过目前的绝大多数通才。然而,没有任何人是通才,但本题的意义就在于考察究竟谁是相对的通才。
2010年清华
3.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
网友评论:我认为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帮老子。
2011年复旦
4.鸡可以用来做哪些菜?
网友评论:宫廷招牌菜:宫保鸡丁。
5.如果你是一个司机,车站上有三个人,一个是要赶去救人的医生,一个是你倾慕已久的帅哥或美女,还有一个是患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的老人,你只能载一个,会选择哪个?
网友评论:这个题目太考验人的良心了。能不能让救人的医生先救老人,然后我去送我心仪的美女???
复旦大学
题1:高楼边上为何风大?(答题者:南京大学(微博)可持续建筑研究中心主任秦孟昊)
答:风长什么样?没人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风原本是走直线的。这个原本直线运动的匀速气流,由于建筑的阻挡,它被迫分成两股气流,从建筑物的左右两边绕过去。
可是,事情不仅仅是绕过去这么简单,从正面绕过来的风,撞上了侧面原本好端端吹着的风。地方就这么点大,撞到一起的结果是什么呢?它们情绪就不稳定了。“原本直线流动的气流沿着建筑立面向两边分流,并在建筑物两侧重新汇聚到气流场中。这时,在建筑两侧原本正常流动的气流受到建筑正面分流而来的气流挤压,压力上升,风速增大。”但压力再大,风表示它还得继续往前吹。于是,大家就推推搡搡一起吹到了建筑物的后面。
“在建筑物的正后方,风压较低,从侧面而来的部分气流在此回旋形成‘涡流’和‘负压区’。”秦教授表示,负压区的风速相对来说较弱,“但是负压会带来其他问题。因为此时高楼里面是正压区。正压和负压之间有压力差,可能会使高楼里的门很难打开或者很难关上。如果遭遇台风,压力差超过玻璃所能承受的风压荷载,玻璃可能会从内而外发生破损或掉落,带来危险。”